强化心理学学科的现实观照意识
2022年05月19日 10: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5月19日总第2409期 作者:辛自强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围绕高等教育发展、社会科学研究、青年人才成长等一系列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围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一要求,笔者认为,在心理学的学科建设以及日常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应正确认识其学科性质,充分强化学科的现实观照意识。

  首先,心理学的学科建设要增强现实观照意识。尽管心理学在学科性质上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属性,但当前我们尤其要强调其社会科学属性。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如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可见,心理学被定位为“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这一定位具有内在的合理性。心理学作为研究心理现象、探讨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社会中的人,是生活在特定时空中的人。总体而言,心理现象的研究不能脱离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政治经济背景,不能脱离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历史文化脉络。因此,心理学应该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学工作者要强化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一宏大目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学科建设的现实观照意识。

  其次,心理学的研究要增强现实观照意识。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一目标要求,而且明确提出了方法论的指导——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沿着这一目标导向和方法论指引,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以中国的时空框架为基本坐标系,从中国人生产生活实际中出现的真实的心理学问题出发,从各行各业中国人的精神和心理现状出发,刻画心理的实然状况并阐明其应然方向及实现路径。这一方法论要求我们去除学术研究中的“媚洋心态”,反思并合理解构西方舶来的学术概念和学科观念;避免学术研究的“去背景化”倾向,注重心理现象的时空结构和时空背景分析;摆脱学术研究中单纯依赖“文献推演”方式提出问题的做法,着重明确研究的现实立足点,以能否服务中国问题的解决衡量学术创新。总之,只有增强心理学研究的现实观照意识,才可能最终在心理学方面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最后,心理学的教学要增强现实观照意识。“师教生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形式。教学除了讲授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更要强化知识体系与中国现实之间的关联性分析,让学生明白知识何来又何去,知晓知识是否以及如何“接地气”。学生自主阅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辅助途径,然而只读书尤其是只读西方的教科书显然难以培养我们国家需要的人才。学生要在教师引领下读懂中国与世界的现实,在书本与现实的相互观照中深化认识和理解。对心理学教学而言,这种现实观照意识格外重要。目前心理学知识体系的主要部分依然是西方学者创造的,因而尤其需要结合中国现实增强对所教所学内容的批判性分析,避免“食洋不化”,避免脱离中国现实。心理学专业人才的核心胜任力是以专业直觉和科学方法洞察人类心理与行为规律的能力,心理学教学要重视学生未来实际工作所需要的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教授一些去背景化的、没有现实指向性的所谓的科学知识,也不能仅仅帮助学生获得进一步深造的资格。为体现心理学教学的现实观照意识,我们要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不断创新。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杰出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参政议政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