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希文明对话新动力
2021年09月22日 08: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9月22日第2255期 作者:记者张清俐 通讯员关勇

  本报开封9月20日电 (记者张清俐 通讯员关勇)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加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和中希文明比较研究,9月17日,第二届“中国—希腊环境与文化国际学术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中国开封与希腊德尔菲两地同步举行。本届论坛是2021“中国希腊文化和旅游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希腊文化和体育部、旅游部与中国驻希腊大使馆共同支持,希腊爱琴大学、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

  中国驻希腊大使馆临时代办王强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和希腊应该为国际社会树立不同文明相互学习的典范,以“中国希腊文化和旅游年”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和扩大文化合作,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提供新动力。他希望,中希双方政府和学界可以在文化、环境、气候变化等方面继续深入合作,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表示,本届论坛聚焦环境与文化这一论题,就史前时期、历史时期和现代时期环境与文化关系的互动特征、演变规律、区域模式等展开深入讨论,将为全球化时代、后疫情时代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爱琴大学校长克丽丝·维齐拉基表示,希腊和中国都是世界文明古国,均缔造了源远流长的文明。两国人民相知相亲是双方友好互利合作的坚实基础。双方应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携手努力,让两国的古老智慧之美、民心相亲之美、文明交融之美结出丰硕的合作之果。人类面临的问题只能通过合作来解决,开展文化、环境等问题的探讨与合作将有助于可持续发展。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挑战,提高人类社会的适应性、韧性和可持续性,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课题。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苗长虹认为,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环境与文化关系的多学科讨论,可以为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上述挑战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