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健康传播学科高质量发展
2021年08月16日 08: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8月16日第2230期 作者:记者查建国 陈炼

  本报上海8月13日电 (记者查建国 陈炼)“中国新闻史学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健康传播学术创新论坛”近日在上海举行。

  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表示,公民的健康素养亟待提升,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加强健康传播尤为重要。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是中国健康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中医药界的专家学者应将积极推进中医健康文化传播作为自己的使命,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好健康教育、健康行动、学术研究与健康教育指导等工作,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目标、切实维护百姓健康生活贡献力量。

  健康传播在新闻传播学科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其学术内涵不断丰富,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持续增加,研究力量进一步充实壮大。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王润泽表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健康传播在中国新闻传播学科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希望健康传播能够成为新闻传播学科转型的典型样本,为学科发展添砖加瓦。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张涛甫提出,目前,健康传播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为突出。问题催动研究,智能时代的疫情信息传播深度改写了传统传播研究的范式和逻辑。中国传播学者身处新时代传播现场,面临多重传播场域叠加问题,健康传播也是如此。应加快提升学科站位、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为中国特色传播学理论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新时代,我们要以新理念做好健康传播人才培养这一探索性工作。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静认为,健康传播学科的人才培养定位,一方面要具有战略性,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和媒介素养,还要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注重培育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要具有分析研究社会重大议题的能力,促进传播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形成。同时,应依托综合性大学,以学生成长为核心,明确健康传播既是科研和教学任务,更是实践和实际行动。

  基于中国语境开展健康传播的经验研究与理论创新,是实践发展和学术研究的共同需求。中国新闻史学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会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孙少晶表示,健康传播在解决“如何传播”问题的同时,不能忽视“提升个体倾听能力”,要让公众有效获取信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全媒体时代对健康传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将科研与实践结合好,聚焦中国现实问题,不断深化理论研究。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我们要搭建好中国健康传播学科的交流平台,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学术共同体未来的发展目标,回应时代、社会和疫情的挑战,不断推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走向深入。

  会议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共同主办。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