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科与实践同行
2021年07月05日 08: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7月5日第2200期 作者:卫思谕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百年与公共管理学科发展”高端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与会学者围绕如何推进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和现代政府职能转变等话题展开讨论。

  加强公共管理学科建设

  对于公共管理学科在党执政中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表示,公共管理学科始终与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实践紧密联系、同向同行。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夏书章表示,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大公无私的党,是通过公共管理为人民服务从而达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政党。公共管理问题从头到尾都是为人民服务的问题,是为了国家富强的问题。

  对于如何加强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原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魏礼群表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管理学科需要坚持六项重要原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坚持完善中国特色公共治理体系、坚持立足中国实践增强问题意识、坚持拓宽研究视野和方法、坚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表示,为了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共管理学科建设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融入中华文明治国理政智慧;二是立足国情、全局与发展规律研究国家治理大问题;三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公共治理学术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杨开峰表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使命,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公共管理学科需要从人民性出发来更准确地理解公共性。同时,党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党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胜利,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应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来继续推进。

  武汉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丁煌认为,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并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良性互动、相得益彰。未来,我们应基于中国实践构建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话语体系,加强比较研究,讲好公共管理的中国故事。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燕继荣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力这一主题,阐释了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对国家发展的重大贡献。他表示,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成功的关键和秘诀,公共管理学要围绕党的伟大实践作出更多更大的理论贡献。

  助力现代政府职能转变

  对于40年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南开大学原副校长朱光磊表示,政府职能转变包括职能优化和职责转变两个方面,需要统筹考虑,而服务型政府建设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新阶段。“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是当前公共管理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的目标,需要努力推进。

  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旭红表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秉承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实践经验,立足党所处的历史新方位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事关党的组织建设方向性、原则性、战略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和时代表达,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

  兰州大学副校长沙勇忠探讨了数智赋能时代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机遇及学科转型。他认为,公共管理学是一个典型的综合性领域,学科转型需具备更广阔的视野,要从当代科技发展及各种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中汲取营养。在新一代数智环境下,公共管理学科应积极把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带来的宝贵机遇,弥补传统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局限与不足,促进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创新发展。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表示,未来,公共治理在科技创新领域还将面临严峻挑战,因此需要对以往政策进行深度梳理和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原院长董克用总结了我国社会保障百年发展的成就与经验。他表示,社会保障发展要与人民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政策制定中顶层设计要与分散试点相结合,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支持作用。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曲福田表示,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和土地政策对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姜晓萍从“要素场”“问题域”“着力点”“价值链”四个维度系统阐述了“党建引领”如何在基层治理中有效发挥作用的问题。姜晓萍认为,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

  论坛由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

责任编辑:宗悦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