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循环 重塑价值链
2020年11月06日 07:4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6日第2042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广禄

  11月2—4日,“双循环发展格局与我国全球价值链地位重塑”研讨会在南京举行。与会学者就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的背景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内外循环的互动关系,以及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等话题展开广泛研讨。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斌认为,目前中国处于“双转型阶段”,供给侧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需求侧从外循环为主到内循环为主。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中,内需是内循环主导模式的核心,内需潜力与老百姓的消费倾向、收入差距、可支配收入水平等密切相关。必须进一步提升居民收入公平度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扩大内需。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盛斌表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需体系适配、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关键。在政策措施上,促进经济双循环应当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开放、市场开放与制度开放、构建全球价值链体系与发展国内价值链体系、内需主导与稳定外需、打破国际壁垒与整合国内市场、“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内区域发展、进口替代与出口升级、外资引进与中国企业“走出去”、高级要素流动与空间集聚、自主创新与国际研发合作等方面实现有效结合。

  “畅通国内大循环关键在要素市场改革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要求我们主动完善产业链并提升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诗一提出,要素市场改革是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内在要求,是让企业迸发活力的重要保障,可以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恢复。同时,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立足国内市场发展好国内贸易,利用亚洲区域贸易优势推动亚洲自贸区建设,推动服务贸易进一步发展。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马弘提出,实证研究显示,全面开放和消费品关税减让政策,显著降低了我国消费品进口价格、推动了消费品进口数量和种类的增加,通过竞争促进效应有效降低了国内同类消费品的零售价格,提高了居民消费和福利水平。因此,进一步扩大开放对于提升内需、促进内循环是有益的。

  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黄建忠认为,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中,要重新布局“产业链向内、供应链向外,产业链向上、供应链向下”的基础生态。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中,在需求侧方面要稳定我国在亚太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在供给侧方面要突出强化“一带一路”建设的稳定支撑作用。随着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的继续提升,服务业开放与服务贸易自由化已成为“结构性改革”的最迫切需要、最现实可能和最易实现领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吕越认为,我国企业应更主动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经贸治理。通过提高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吸收能力等途径,实现制造业产品多样性升级,为全球价值链下的中国企业“产品锁定”破局。同时,继续提高引资质量、优化外资结构和布局,也是解决价值链嵌入的“产品锁定”问题的有益途径。

  企业中间品全球采购是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重要表现,进口中间品经过加工后再出口成为我国主要的贸易模式,这种模式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贸易发展。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邱斌和青年学者张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中间品全球采购对中国制造业和整体经济发展具有较显著的福利效应。在政策措施层面,应从战略角度重新审视中间品全球采购的福利效应,积极主动落实“主动扩大进口”措施;在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的同时,加大对国外引进技术、设备的贷款支持力度;良好的产业环境有利于福利效应的扩散与发挥,应遵循产业演化的内在规律,提高国内生产网络的韧性。

  在价值链塑造中形成核心竞争力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中,要嵌入发达国家的全球价值链,主导区域性全球价值链的构建,从而更好地塑造我国的国际竞争优势。”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张亚斌认为,全球价值链重构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核心是基于我国的大国优势,通过深化国内分工部分替代国际分工,通过强化国内分工谋求扩大国际分工。激活国内大市场,不仅是最终产品市场,更重要的是中间品市场。开放的不仅是商品市场,更重要的是要素市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小平分析了双循环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变动及其驱动机制并提出,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国内增加值率攀升任重道远。与外循环相比,内循环对国内增加值率变动的影响更为显著。中国制造业应充分抓住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机遇,摆脱低端俘获,实现价值攀升,提升竞争力。

  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教授黄新飞表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在“稳外贸、稳外资”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理解贸易摩擦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十分重要。企业应当关注自身创新水平的提高,通过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以抵御贸易摩擦带来的逆全球化风险。内销企业、国有企业及低技术企业应当重视贸易摩擦可能带来的影响,利用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尽快适应新格局、新形势。

  会议由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办,东南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江苏经济全球化研究中心承办。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