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训练有助改善个体长时记忆提取能力
2020年11月05日 09: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5日第2041期 作者:马小凤 张号博

  如何提高人类的记忆能力是认知心理学家一直试图解决的问题。经典的三级记忆系统理论提出,记忆系统按信息保留时间长短可分为三类: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感觉记忆指保留时间只有几秒,瞬间完成感觉登记,信息容量极少的记忆系统;短时记忆指保留时间在1分钟左右,信息容量较少的记忆系统;长时记忆指保留时间多年甚至终生,信息容量无限的记忆系统。在三种记忆系统中,长时记忆系统一直受到心理学家的忽视。然而,近15年来,研究者们逐渐开发出了一种系统的认知训练程序,以提高个体的长时记忆能力。这种认知训练基于神经可塑性理论(Neuro Plasticity)对个体的某项认知能力进行科学测评及系统化训练,是改善某项认知能力时常用的方法,也是目前认知心理学领域常用的方式。

  无论何种记忆都包括编码、存储、提取三个加工过程,长时记忆也不例外。在这三个过程中,研究者认为提取过程困难是造成长时记忆能力低下的原因。正如著名的遗忘理论——提取失败理论所介绍的那样,我们产生遗忘的原因并非记忆信息的丢失,而是由提取过程的失败所导致,即我们不能有效地从已有长时记忆系统中对目标信息进行提取,从而造成了遗忘。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能与此相呼应,当我们突然想说出什么的时候,明明感觉要说的内容就在嘴边,但却又说不出来,明明有印象,但又想不起来,这即是心理学中所说的舌尖现象。由此可见,假定信息只要进入长时记忆系统中就不会丢失,想要改善个体的长时记忆能力,关键在于提高个体的长时记忆提取能力,即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长时记忆的提取主要有两种形式:回忆与再认。再认记忆的双重加工模型(dual-process models)认为,个体的再认记忆系统具有两个相互独立的工作机制(回想与熟悉性),在进行记忆决策时既可以基于回想(对与记忆项目关联的特定细节信息的提取),也可以基于熟悉性而不进行细节信息的提取。相比之下,回想被认为是一个需要更多关注的主动控制的过程,而熟悉性则被认为是一种更加自动化且容易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研究者詹宁斯(Jennings)认为,这一主动提取信息的过程或许可以通过训练而得以提高,因为其需要个体主动控制的参与,并且可能会自发地使用一些快速进行信息搜索的策略。

  目前训练采用的训练任务为重复滞后训练范式(Repetition-lag training)。该训练任务由詹宁斯开发并于2003年首次应用于具体的科学研究中。标准的重复滞后训练范式包括学习阶段和测试阶段。在学习阶段,参与者需要学习单词列表,然后在测试阶段进行新旧辨别反应(对于学习过的旧词,回答“是”;对于未学习过的新词,回答“否”)。此程序的关键是要在测试阶段完成正确的新旧辨别反应,学习过的旧词和加入的新词在测试阶段都会重复出现两次,并且在两次出现之间会插入一定的项目间隔(此为控制任务难度的方式,插入的间隔项目越多,难度越大),要求受训者只对学习过的旧词回答“是”,而加入的新词(即使是第二次出现时)回答“否”。此举是为了将基于回想与基于熟悉性的过程进行分离,新词第一次出现时是为了增加该项目的熟悉性,受训者很可能因为基于熟悉性而在新词第二次出现时错误地回答“是”,训练的目的是排除熟悉性的影响,要求个体必须进行主动受控的记忆提取来正确回想起单词的来源。一旦受训者在某一难度等级中的新旧辨别反应的正确率达到了过关标准,将进入下一难度等级继续训练。

  目前普遍采用的训练设计模式是双盲对照实验设计。因为通过设立对照组能够有效避免实验过程中安慰剂效应和其他无关因素对训练效果带来的影响。此外,对照组所采用的任务也是具有多样性的,如有的研究中对照组会进行与训练组几乎一样的任务,唯一的区别是项目间隔并不是按难度递增,而是随机的或是难度不会变化。有的研究除了设置一个单纯的空白对照组之外(只进行前后测),还会设置一个同样需要完成认知任务的对照组,该认知任务一般被认为在时间、努力程度方面和训练任务具有可比性。由此可见,目前在对照组的设置方面,现有研究较为成熟,基本可以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

  目前选取的受训对象普遍为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很少涉及年轻人或儿童。如詹宁斯的研究选取了平均年龄为66—76岁的老年人,詹宁斯团队的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60—85岁社区居住的健康老年人;目前仅有一项研究选取的受训对象包括19—29岁的年轻人。除了正常个体,训练对象还包括特殊个体,如轻度认知障碍的个体、阿尔茨海默病个体和患有中风的个体等,这些特殊个体大多记忆功能存在障碍。

  训练效果主要由三个方面内容来衡量:训练任务的自身提高、训练效果的迁移效应以及训练效果的保持。在训练任务自身提高方面,经过系统的训练后,个体在训练任务上的得分普遍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从最初的只能在间隔项目数量为2个的情况下完成任务标准,提升到间隔项目数量为28个,这成为研究者们普遍的共识。这就说明经过训练后,个体的长时记忆提取能力得到了提高。然而在训练效果迁移效应方面,不同的研究者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有些研究发现,训练效果对工作记忆或者源记忆存在显著迁移效应,但有些研究并未得出这一结论,这可能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在训练效果的保持方面,仅有一项研究对训练效果进行了追踪并发现训练效果至少可以保持三个月,但由于该类追踪研究仅有一项,结果的可靠性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去进行验证。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目前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训练内容不够全面。通过前文介绍不难看出,重复滞后训练任务主要针对的是个体情景长时记忆提取能力。在测试阶段需要训练者进行新旧辨别反应,这是一个标准的情景记忆提取任务。但实质上,在长时记忆系统中,不仅包括情景记忆,还包括语义记忆。塔尔文(Tulving)提出信息在长时记忆中以两种形式储存,即情境记忆(Episodic Memory,EM)和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SM)。EM接收和储存的是关于个体在特定时间的情景或事件,以及这些事件时空关系的信息;SM是运用语言时必须用到的,它接收和储存的是各种与语义相关的信息和知识。而语义记忆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语义记忆的提取;因此,探讨语义长时记忆提取能力是否也能够通过认知训练加以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训练任务不够纯粹。研究者的出发点是对个体记忆提取能力进行训练,这一点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问题的关键是目前采用的训练任务不仅包括记忆提取过程,还包括编码过程,因为其始终要求受训者先学习单词,再进行测试。那么,训练效果是否是因为编码阶段能力的提高所导致,而并非提取能力的改善?这很可能是造成目前训练效果迁移效应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有关工作记忆个体差异的理论模型指出,个体差异主要是由个体维护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已有信息进行记忆搜索的能力的不同所造成。因此,只有那些训练后记忆提取能力提高的受训者才能够对其工作记忆能力产生影响,而并非编码能力提高的受训者。

  最后,训练群体不够广泛。在老年人身上产生的训练效果是否能够在其他年龄群体上进行复制?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今后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以帮助更多的人从该训练中获益。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