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0年04月27日 00: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4月27日总第1915期 作者:本报记者 查建国 夏立 陈炼

  4月18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主办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的影响”线上研讨会召开。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表示,全球共同抗击疫情,彰显了人类社会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根本属性和时代特征。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中国走向世界与世界拥抱中国的历史大势不会改变。当前,我国对外传播工作既要适应全球抗疫的新形势新任务,又要始终着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大局,切实服务中华民族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伟大目标。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张树华提出,此次疫情会极大地改变国际格局和世界政治生态。随着国内疫情趋稳,我们应科学施治、综合施策,不仅要加快疫苗等研发和应用、科学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及时出台积极有效的财政税收政策,同时要积极应对“去全球化”和世界经济衰退双重风险,持续优化外宣工作。

  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亚历山大·李普曼表示,当前我们仍无法判断此次疫情危机对世界政治和欧洲社会带来何种长期影响,新冠肺炎疫情是欧盟自成立以来面临的重大考验,应通过多边主义解决。欧洲目前缺乏统一的防疫政策,未来即使疫情得到缓和,经济矛盾依旧会上升,威胁整个欧盟的经济发展。欧盟在未来是否能充分发挥维系欧洲统一的作用,仍有待观察。

  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前大使姚培生认为,尽管疫情给全球政治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但不可能摧毁已形成的全球经济共生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教授曲文轶表示,疫情之下出现了逆全球化动向,其根源在于对原有基于经济逻辑的国际分工体系丧失了政治信任。鉴于当下的国际形势,重建信任刻不容缓。

  面对发展环境的显著变化,中联部原副部长周力表示,我们应坚持底线思维,积极做好各方面的战略预案。面对外部需求萎缩、产业链和供应链断裂的风险,我们应加快国内发展布局,建设区域产业链,推动更多基础设施项目在国内开工落地。还应加大对粮食生产政策的支持和补贴力度,完善粮食储备调控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大力推动农业国际合作,促进全球农业与粮食供应链有效运转。同时,还要做好国际暴恐势力回潮的准备,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国际反恐合作。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军提出,在全球抗疫呼唤国际合作这一背景下,迫切需要全球化的深入推进。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王海燕认为,由于疫情蔓延的范围和防控难度以及时间长度的不确定性,对各国经济预期不确定性的影响可能会造成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影响我国的全球产业投资布局和物流格局,尤其是影响我国全产业链体系的升级与完善。中国需要改变外贸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构建内需与外贸并重的全球贸易体系,让跨境电子商务有更大的发展机会。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