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意识形态建设
2020年03月18日 00: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3月18日总第1888期 作者:郝保权 张文娟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阐述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中,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从深层次揭示出文化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紧密关联。当下,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要抵制西方通过文化包装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必须发挥好文化认同在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方面的重要作用。

  文化认同与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密切关系

  文化与意识形态同属于思想上层建筑范畴,并且共同根源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孕育于人类社会的伟大实践。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文化认同和意识形态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如果脱离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的支撑,文化认同和意识形态建设便会失去物质生活的根基,将成为空中楼阁。

  文化认同实质上仍然是价值观、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的认同,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辅助主导意识形态在社会中发挥作用。虽然主导意识形态往往也是统治阶级在思想上的表达,但是主导意识形态要想真正在人民群众中发挥作用,必须要借助于文化认同的力量,使主导意识形态同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并在社会中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信仰与价值追求。这样才能发挥其化解社会矛盾、凝聚社会共识、引领前进方向的作用,进而为国家和民族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

  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广泛认同,使得意识形态在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为人们所接受。这种自下而上的传递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更好地弥补自上而下传播方式的不足,使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地形成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拥护。同时,意识形态也决定着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只有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才能使人民群众形成对于文化的价值认同。

  从文化认同角度看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竞相涌入我国。其内容多是资本主义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发展模式和价值理念,归根结底是资本主义经过包装而形成的“话语陷阱”,进行意识形态的输出才是它的真实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并消解着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同时,西方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话语体系,并依靠其发展优势掌握着国际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这给我国主流话语的国际传播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文化差异也造成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理解方式、表达方式的巨大差异,在国际交流时容易因话语不同而产生误解。

  我国正处于文化的时空交汇点上,不仅面临着古今文化的抉择,更面临着西方文化的挑战。一方面,文化保守主义以传统文化为幌子,导致优秀传统文化不能更好地传承;另一方面,文化自由主义以学习西方文化为名行“西化渗透”之实,极力鼓吹西方的政治文化理念,这不仅不利于不同文化的学习交流,还会造成西方意识形态的渗入。所以,必须客观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

  通过强化文化认同促进意识形态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多个方面凝练了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能够加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解和认同。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人民群众价值取向的“最大公约数”,形成了人民群众行为方式的价值遵循;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也是意识形态安全的“晴雨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状况可以判断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状况。

  以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意识形态话语。建构具有中国风格的话语体系,还需要将意识形态话语方式根植于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中。充分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理念,促进意识形态话语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个体化、生活化、通俗化的大众语言进行意识形态传播,增强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信仰与认同,将抽象复杂的政治性话语转化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话语。

  以文化认同筑牢意识形态认同根基。从时间顺序来看,文化认同先于意识形态认同,任何意识形态都是在特定文化条件下形成的,因而,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从文化认同中寻找资源和力量。从影响效果来看,文化认同相较于意识形态认同更加隐性化和情感化,它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氛围的熏陶和感染,即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意识形态的认同才能得以巩固,才能使意识形态建设朝着更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的方向迈进。

  (本文系工信部党的政治建设研究中心重大课题“基于文化认同的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研究”(19GZY109)、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意创新种子基金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契合及实现路径”(ZZ2019286)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