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中国特色治理现代化之路
2019年10月09日 08: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0月9日总第1789期 作者:本报记者 夏立 查建国

■会议现场 本报记者 查建国/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治理现代化事业在各个领域蓬勃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现代化道路。为总结历史经验,更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届“治理现代化”论坛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上海举行。

  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同提高治理水平有机统一

  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姜斯宪提出,人的现代化,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观念和行为意识的现代化,既是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中国的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同时也要博采众长,学习国际先进经验。

  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书记沈炜提出,近年来,上海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自贸区和科创中心建设、深化党政机构改革、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未来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强化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和智慧政府建设,特别是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同提高治理水平有机统一起来。

  上海市委党校政府治理研究院教授李琪认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推进治理现代化要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正确的方向,要顺应民心和时代发展潮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治理现代化是党领导下的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离不开党自身治理的现代化。

  找到城市治理的重点突破领域

  现代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实现城市化。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吴建南表示,70年来,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总体格局不断完善。治理理念实现了从单一维度到五大维度(五大发展理念)、从注重经济功能到注重服务功能、从经济建设到全面发展的转变。治理目标实现了从短期目标到长期目标、从单一目标到系统目标的转变。治理主体从统一管理、全面安排转变为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治理路径从强调规定、办法、制度转变为明确强调法律。治理手段实现了从思想教育、开展运动到建设智慧城市,从政治手段到技术手段,从传统手段到新兴手段的转变。治理绩效的内涵更加丰富,涵盖了从硬件到软件、从物质到精神的各个方面,更加凸显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求。

  智慧政府建设对治理现代化非常重要。上海市委党校教务处处长赵勇表示,智慧政府建设的上海样本就是“一网通办”。“一网”体现了智慧政府的要求,“通办”体现了服务型政府的想法。“一网通办”的核心就是要把困难留在后台,把便利留在前台;把困难留给政府,把便利留给民众。以“一网通办”推进治理现代化,涉及理念再造、结构再造、流程再造、监督再造等一系列变化。

  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黄卫平表示,党和国家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就是要求深圳瞄准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竞争力。

  发挥基层治理的创新优势

  党建引领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上海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冯小敏提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是中国治理现代化的特色和优势。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可以打通层级和条线设置的壁垒,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民生问题,增强联动性。现代技术发展迅猛,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应该是新时代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重点。

  上海市奉贤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卫表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有效治理,党的建设很重要。上海的乡村振兴应该是背靠国际化大都市的乡村振兴。应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方针,从实际出发,切切实实做好强村、富民、美环境的工作。

  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罗峰表示,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背景下,大量志愿活动在中国城市社区展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社区层面体现为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和政府服务供给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在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中,政府逐渐发展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建引领社区志愿服务及社区社会组织模式。志愿组织也被纳入社区公共治理架构中,成为社区治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论坛由上海市改革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上海市委党校政府治理研究院主办。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