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年04月19日 08: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4月19日第1677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杰

  在21世纪,海洋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蓝色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未来,我国需要不断开拓蓝色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为海洋强国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契合新发展理念

  随着全球范围海洋开发与保护矛盾加剧,海洋经济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和提升。

  强调人海环境和谐、海洋科技创新、海洋合作共享、陆海发展统筹等理念的现代海洋经济又被称为蓝色经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刘曙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蓝色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如海洋科技自主创新与集成平台创新并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互动、国内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陆海统筹发展与协同布局等。

  “与传统的海洋经济相比,蓝色经济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变化。”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海洋经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孙吉亭认为,蓝色经济更符合新发展理念,更便于进行产业融合与跨界合作,更适合打造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在他看来,当前蓝色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首先,由于海洋技术的突破,使得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传统产业由低端向高端发展、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其次,海洋科技飞速发展,产业融合与跨界合作形成新的业态。再次,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一些新兴的海洋产业,如海洋健康产业等。

  中山大学海洋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明宝告诉记者,蓝色经济发展特色鲜明。第一,蓝色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蓝色经济在推动国际贸易、全球要素流动以及经济增长、消除贫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第二,蓝色经济是新型的国际海洋合作理念。蓝色经济所倡导的“公平和包容性发展”有利于各国间的海洋合作,已经成为目前各国海洋发展中最主要的合作领域。第三,蓝色经济已成为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领域。蓝色经济倡导经济、社会、生态协调持续发展以及海洋的合作共治,是海洋领域新的公共产品,有利于推动全球海洋治理体系的完善。

  打造竞争新优势

  发展蓝色经济是抢占产业制高点,打造竞争新优势,推动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选择。

  “发展蓝色经济是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内在组成部分。”刘曙光表示,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国际海洋事务合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面向全球的海洋经济开发是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海洋强国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共同体现。

  在陈明宝看来,我国的海洋强国建设是全方位、综合性的,蓝色经济这一新理念、新形态与新方式,对海洋强国建设有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实现海洋经济的快速增长,增加就业,减少贫困,实现包容性增长,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有利于提升海洋科技的创新能力,增强海洋资源开发与技术投入,提高海洋开发利用的能力,强化海洋强国建设的科技支撑。第三,有利于增强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增强海洋及其栖息生物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第四,有利于公平地参与国际海洋合作及全球海洋治理,构建平等的蓝色伙伴关系,提升我国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话语权,推动海洋强国的外向型发展。

  统筹陆海要素

  站在新的历史阶段,应该如何推进蓝色经济发展,实现海洋强国?

  刘曙光认为,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研判新时代复杂国际背景下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提出政策制定或提升的对策建议。

  孙吉亭表示,要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增强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意识,加快突破急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科学开发海洋,推动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海洋优势产业,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做好创新驱动,培育壮大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此外,他强调,要高度重视海洋生态保护,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蓝色经济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注重海洋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以文化促进蓝色经济的发展。

  陈明宝建议,第一,陆海统筹。蓝色经济特别强调陆海统筹发展,要求海洋开发与陆地紧密结合,推动要素的空间流动,进而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第二,创新发展。积极发展高新海洋技术,推动海洋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第三,合作治理。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加强与相关国家的深度合作,积极发展特色海洋经济园区和中外合作园区,拓展蓝色经济发展空间;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已有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与国际社会共同制定合作规则,建立合作制度,搭建合作框架,推动全球海洋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