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贤强:移动学习促进教育现代化
2019年04月18日 08:4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4月18日总第1676期 作者:管贤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教育现代化是建设教育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它的实现需要教育信息化的引领。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5G通信技术、移动智能设备、云计算技术、数字化出版、新媒体交互技术、虚拟现实学习的发展,以移动学习为代表的泛在学习正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活跃因子。为此,我们应充分发挥移动学习对教育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加快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最终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

  首先,移动信息技术是移动学习的基础。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手段,基于移动智能设备开展的数字化学习受到人们的青睐,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新的技术支持。移动信息技术不断跨越传统边界,突破了传统教学、科研、管理的时空限制,而且正在突破学科壁垒、学校围墙、国家疆界,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潮流。不同于传统教学和在线教学,移动学习呈现出知识获取的主动性、学习环境的移动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教学活动的情境性等特征,这些都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式。同时,移动信息技术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将丰富且优质的教育资源数字化,依托移动通信网,借助移动智能设备缩小地区数字鸿沟,方便快捷且较少受到时空局限地向教育薄弱地区传播,从而实现优质教育的分享和普及,这使得教育系统越来越重视推广移动学习。此外,移动信息技术也提升了教育的精准供给,使供给内容从线下单一供给转变为线上线下结合供给,供给方式从面对集体集中供给转变为面向学习个体差异性供给,供给的监管不再是结果的反馈而是实时的监测和预警。事实上,移动技术加速了教育现代化,同时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又反哺移动技术,造就更多的创新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国家的科技竞争力。

  其次,多元教育要素良性互动是移动学习的特征。以移动学习促进教育现代化,需要对移动技术发展背景下教育要素的发展变迁进行深入思考。当下的受教育者成为使用移动技术的土著居民,移动设备的普及构建了开放的教学环境,移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极大地更新了教学内容,翻转课堂、混合学习改变着教育方法,数字化信息化使教师从“知识+智慧”转变为“学术+技术+艺术”的数字化教师。这些教学要素构筑了开放多元的移动学习场域。在当下移动学习场域中,学习主体包括学生、教师乃至全体国民,学习工具囊括了移动网络、移动终端设备等,学习资源涉及课程、教材、音频、视频等,学习空间不仅有线上线下的实体空间还有虚拟空间。因此,移动学习活动需要实现多元教育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师生之间的人际互动,人机之间、人与技术之间的良性互动,技术工具与资源乃至空间的互动,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互动……这些互动都将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于是,在多元教育要素的良性互动下,移动学习突破了课时的限制和学习空间的围墙,呈现出无缝学习的特征。所谓无缝学习,是指人们借助个性化移动设备创造泛在学习环境,可以随时、随地、随需地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内容开展学习。“随时”重构了学习时间,包括移动端的在线学习、线上线下的即时互动学习、线上先学课堂后教的翻转课堂等;“随地”重构了学习空间,包括师生借助移动视频技术跨越物理空间的面对面交互,借助虚拟空间开展的实践情境仿真学习,将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结合的基于实景实践的网络直播学习等;“随需”更加关注学习者的具体问题、具体经验、个体生活和个体需要,面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和学习需要,移动学习针对移动终端的中小屏幕和学习主体多样化学习特征展开教学设计,进而发挥创新教育功能。同时,根据学习主体的不同问题,移动学习可以让每位学习者成为社会化的学习者,为了解决问题获取需要的学习资源,实现多种方式学习,产生即时性的互动交流。

  最后,提升育人质量是移动学习的旨归。移动学习促进教育现代化,不只是“技术”方面的进步,最终是为了提升育人质量。这就需要我们调整移动学习的工作重心,从以往的“技术思维”为主转变为“育人思维”为主。技术思维是移动学习围绕移动终端、移动学习技术支持网络环境、移动学习平台、移动学习资源等方面来组织实施移动学习项目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过分凸显教育的“物质性”。这容易导致移动技术的高投入低回报,很难释放其对教育教学发展的变革性意义。与之相反,育人思维是要超越单纯注重技术现代化而走向人才培养的现代化,更加关注在理性和效率基础上人机深度融合,进一步思考如何应用移动技术改进学习,让师生获得高质量的教与学的体验。这将引发教学环境、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一系列教学形态的深刻变革,呈现出教学环境物理性和虚拟性有机结合、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能力素质培养、教学手段交互性、教学内容富媒体化、学习方式个性化、学习层次深度化、教学资源数字化和全球化、教学评价过程化和多维化、教学管理轻便化和自动化等显著特征。移动学习活动以真实问题为起点,以学习兴趣为动力,以活动的微型化、单元化为特征,以学习活动的体验为外显行为,以分析性思考为内隐行为,以指导反馈作为外部支持。移动学习主体范围不断扩大,学习阶段从在校期间延展到人的一生,从而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为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