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官网最近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该校地理空间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卢卡斯·马雷克(Lucas Marek)和人文地理学副教授马尔科姆·坎贝尔(Malcolm Campbell)等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这项研究分析了新西兰人口居住迁移的频率和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居住迁移模式和居住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和城市规划师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马雷克表示,人们的居住环境和地址变动影响健康和福祉,但对于许多被动选择居住迁移的人来说,搬家并不容易。相关部门如果能够更好地了解人口流动情况,将有助于更好地进行住房开发投入决策和其他各项公共服务的规划。
研究人员使用了新西兰集成数据基础架构的微观数据,确定了2016—2020年间4781268名新西兰成年人的居住流动水平。接下来,他们利用新西兰“地点健康指数”中的环境数据,分析了居民接触到一系列促进健康或不利于健康的因素的渠道。研究人员根据行政单元内居住人口的流动特征将他们分为29个空间集群,再根据居住迁移模式的相似性进一步归为5组:“定居者”“都市局外人”、成为新住房开发项目住户的“非弱势迁移者”、为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工作机会而迁居的“内城迁移者”、依赖社会福利住房和廉价住房的“弱势迁移者”。
研究人员发现,新西兰人口在居住迁移模式上存在着族群差异。他们将“脆弱的流动人口”定义为在该研究时间框架内迁居10次及以上或在最贫困的地区迁居5次及以上的人口。据马雷克介绍,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中大约每10人就有1人属于“脆弱的流动人口”,而非毛利人每40人中才会出现1位,这意味着毛利人每年至少迁居一两次或只生活在最贫困地区的可能性约是其他人口的4倍。而欧洲裔新西兰人则在“定居者”和“非弱势迁移者”中占据较高比例。
马雷克认为,这项新西兰全国性范围的研究可以让地方议会了解该国哪些地区有更多长期定居的居民、哪些地区有更多的流动人口,避免为“定居者”规划公共服务时却忽视了当地的流动人口,帮助他们更好地考虑可行性问题及与当地居民进行沟通互动,为当前实际生活在该地区的居民创造更好的条件。
(陈禹同/编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