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学术写作的创造力
2022年12月23日 10: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2月23日总第2558期 作者:王俊美/编译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一些大型语言模型已经能够进行写作活动。意大利都灵大学传播与媒体研究助理教授西蒙尼·纳塔尔(Simone Natale)与英国利兹大学数字媒体讲师利娅·亨利克森(Leah Henrickson)近日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官网发文,针对人工智能学术写作对高等教育实践产生的影响展开讨论。

  GPT-3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新进展,是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新模型。有的学生已经开始使用它生成学术论文,虽然最终呈现质量不尽如人意,但其技术正在不断改进。对于人工智能技术进入高等教育领域的现象,有人认为,这些文本自动生成系统助长了作弊行为,因为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几乎任何主题的论文;有人则表示,这些系统给予了不同能力的学生同等的机会。然而,如果暂时搁置以上争议,反思人工智能写作对教育实践更广泛的影响,重点似乎应该放在人类学术写作有何独特之处。

  纳塔尔等人重点关注了为何人类会认为计算机具有创造力,而不是研究算法自身如何实现创造力。研究人员建议,将人类认为机器的行为或输出内容具有创造力的情况称为“拉芙蕾丝效应”,该命名是对计算程序先驱阿达·拉芙蕾丝(Ada Lovelace)的致敬。以软件编程生成艺术作品的过程为例,“拉芙蕾丝效应”的出现取决于创造力的文化理念、实际的软件或硬件功能、作品的呈现环境等综合因素。例如,如果将计算机生成的图片置于古董画框内,并展出于美术馆内,观众可能更愿意将其视为艺术,并认为其背后的生成系统是具有创造力的。

  在“拉芙蕾丝效应”的作用下,无论是何种文本类型,读者都认为其具有创造力和独创性。例如,机器生成的文本呈现了两个主题之间的戏剧性跳跃,这可能是因为人工智能写作系统还无法平衡好全局叙事,但读者可以将其理解为机器有意的修辞选择。与此同时,“拉芙蕾丝效应”认为,不同的社会环境会导致人们对机器创造力产生不同认知。转移到关于人工智能写作的讨论中,这意味着虽然论文写作系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改进,但人们对好的原创学术论文的定义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应该及时调整学术写作的衡量标准,防止教育工作者陷入“拉芙蕾丝效应”,更重要的是反思学术写作的创造力和原创性究竟在何处,更好地区分人工智能制作与人类写作的作品,划定人工智能可以发挥作用的范围。

  长远来看,人工智能学术写作促使人们重新框定写作目标,并将此作为培训学生的标准。通过不断学习,我们可以敏锐地区分人工智能与人类写作的不同之处。考虑到未来人工智能势必会对新闻、市场营销、学术等领域产生较大的影响,掌握人类独有的、区别于人工智能的写作方式可能会帮助学生以及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应对未来。

  (王俊美/编译)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