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有一种直觉,认为学了一门语言后不再使用它,便会在几年之后把它遗忘。近期,英国约克大学语言学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关于外语知识记忆的调查,结果显示,学习者的外语知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着惊人的稳定。这项最新研究与此前的一些研究形成了交叉证明,印证了外语知识具有很强的弹性。就人脑学习语言的独特机制以及语言学习的益处等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外相关学者。
语言知识不易遗忘
此次研究团队负责人、英国约克大学语言与语言科学系主任莫妮卡·斯密德(Monika Schmid)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这项研究的491名参与者在初中或高中阶段学习过法语。研究团队对参与者从结束学习后到现在使用法语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同时考察了其他因素,比如参与者是否喜欢学习法语,以及他们法语的熟练程度。在排除那些此后继续学习这门语言的人之后,研究团队惊讶地发现,参与者在语法和词汇方面的知识没有任何损失。换句话说,那些几十年前参加考试、之后不再使用法语的参与者,与那些几个月前才参加考试的人以及偶尔使用法语的人相比,表现是一样的。
其实早在40年前,心理学家哈里·巴里克(Harry P. Bahrick)就对600名美国人进行了一项调查,这些人曾在高中或大学学习西班牙语,有的已经长达50年没有使用过西班牙语。巴里克发现,在停止学习后的第3—6年,知识出现了少量的损失,但在之后的几十年里,知识似乎都很稳定。当然,语言的熟练程度对语言损耗影响很大,学习语言时间更长或获得更高语言等级的参与者保留了更多知识。从绝对数字看,所有的学习者似乎都损失了同样多的知识,但对于更高级的学习者来说,损失的知识占总知识的比例很小,熟练程度较高的学习者保留了62%—80%的知识。相比之下,一项关于高中数学知识记忆的类似研究显示,除非参与者在大学继续学习数学,否则他们对于高中学习的代数和几何知识,几乎全忘记了。
在斯密德团队的研究中,许多受访者起初都认为自己已经完全忘记了法语,但在实际的语言测试中,他们表现得和刚学法语的人的状态一样好。不过比较确定的是,如果一个人掌握一门语言的熟练程度比较低,那么他们完全忘记的可能性就更大。另外,学习者开始学习一门语言的年龄并不是特别重要,但停止学习的年龄与最终语言损耗有一定关系。如果一个人在大约12岁前放弃一门语言,那他大概率会在有生之年彻底忘记这门语言。
语言的某些部分(主要是词汇)的记忆方式与事实、代数规则、日期、名称等是一样的。这个记忆系统确实很容易被侵蚀。然而,对于语法等其他部分而言,学习的方式更类似于学习骑自行车。人们使用大脑中擅长通过频繁重复记忆规则和顺序的部分来学习语法,所以语法更类似于一种反射,这种知识是不易被遗忘的。更重要的是,人的大脑中并没有标记为特定语言的独立部分。相反,斯密德说,我们可以把语言想象成一个非常复杂的、反应迅速的网络,每当说话者使用一个单词时,就会触发这个网络。每当说话者触碰到网络中的一个点,与之相关那一片网络就会活跃起来,而且这种能量还会扩散到网络中与其所使用的词相连接的所有区域,包括发音相似的词、意思相似的词,或是经常与所用的词一起出现的词。
当人们学习一门外语时,就建立了一个类似的网络,它与说话者已经掌握的母语部分重叠。比如,当说话者知道“apple”在法语中的表达是“pomme”,那么每次其使用英语版本时,这个法语单词也会受到少量的刺激;如果这两个单词碰巧发音相似,比如英语中的“banana”和法语中的“banane”,那么这个单词就会受到更多的刺激。这种刺激会产生很好的效应,它可以防止语言被完全遗忘。
斯密德表示,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在考完普通中等教育证书几十年后还能完美地使用第二外语聊天。它真正的含义是,如果一个人决定重新学习语法,就不必煞费苦心地重新学习以前学过的语法,因为它很可能还储存在他的大脑中,只要稍稍刺激一下就能浮现出来。斯密德介绍,许多人觉得他们的语言技能总能在遇到一些紧急状况时急速恢复,比如行李丢失或者汽车抛锚时。这也表明,大脑记住了人们学过的语言,只是需要一点契机把它们从遗忘的角落找回来。
语言能力提升创造水平
研究发现,早期学习第二语言的儿童比单语学习者拥有更好的记忆力和注意力水平。另外,许多研究也证实了双语能力和创造力之间的联系,双语者的执行能力更强,而且多元文化的经历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创造力水平。
英国爱丁堡大学发展语言学教授安东内拉·索拉斯(Antonella Sorace)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学习一门语言,不仅是在学习另一套语法规则和词汇,也是在学习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双语者往往能够更早和更好地理解其他人可能持有的不同观点。这一特点非常直观地反映在同一个物体可以用两个词来表示,这就从根本上打开了一个人的思维。在对话中,说话者必须根据谈话对象选择正确的语言,这种经验也让人从思维上和文化上更加包容。学习和使用两种语言对大脑本身也有益,因为它使大脑活跃的时间更长。有研究表明,双语者罹患痴呆症和阿尔茨海默症的时间最多可以推迟5年。
同时,索拉斯强调,任何年龄都可以学习语言,成年人同样可以学好另一门语言。研究表明,成年人可以在第二或第三语言方面达到非常高的熟练程度,甚至在许多方面具备与母语人士相似的能力。在成年第二语言学习者中,个体差异很大。而许多成年人达不到高水平的熟练程度,是因为他们不需要这样做,或者因为他们没有听力和练习语言的环境。事实上,在语言学习方面,成人与儿童相比最大的“劣势”可能在于时间的可用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对人们对待特定语言的态度非常敏感,他们更愿意学习那些在社会上被视为积极资产的第二语言。因此,着力为儿童提供一个积极的语言学习环境极为重要。
各文化圈学习外语的热情不尽相同
尽管语言学习的好处颇多,但近年来英国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不断降低。据统计,在2022年,大约有2.5万名英国高中生和31.5万名初中生学习了第二外语。在过去的20年里,初中生学习第二外语的人数下降了40%以上,高中生下降了25%左右。仅2014—2019年,初中生学习第二外语的人数就下降了19%。
对此,索拉斯表示,英国脱欧和新冠肺炎疫情给语言学习带来了巨大挑战。许多人认为,与“更重要的学科”相比,语言不是学校的优先考虑科目。此外,英国还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孤立主义和排外情绪,这使人们对其他语言及其使用者产生消极态度。对此,索拉斯认为,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采取行动,将语言和语言学习置于教育的核心,将精通其他语言视为一种新的全球识字能力,并为年轻人创造更多机会,让他们沉浸在其他语言和文化中。
从全球范围来看,各文化圈外语学习的热情也不尽相同。索拉斯表示,首先,必须区分英国、美国和所谓的“盎格鲁圈”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学习外语上的不同态度。在“盎格鲁圈”,由于英语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在经济上享有优势的语言,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学习其他语言的动力较弱。但在其他国家,英语因为具有公认的实用性,所以成为很多人的必学语言;而其他语言,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或移民的语言,就没什么人想学。但学者的相关研究发现,任何语言的双语/多语都是有用的,语言能在文化、社会和认知等多个方面“打开思维”。移民家庭有充分的理由保留母语交流,政府和全社会也应当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把其看作一种资源,教育系统也应将语言作为课程的核心。
斯密德认为,学习一门语言本身就是有价值的。然而,种种“语言无知”论给社会带来了非常大的损失,会破坏社会凝聚力和经济增长。因此,在推进外语学习方面,各方应做更多、更细致的工作,鼓励人们积极学好外语。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