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锚定偏差”影响认知
2022年02月09日 08:5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2月9日总第2343期 作者:刘畅/编译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根据一项最新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面对大量统计数据,容易产生认知偏差。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官网1月31日刊发了该校社会学副教授塔哈·亚瑟里(Taha Yasseri)的文章《“锚定偏差”影响人们对疫情的认知》。该文指出,大脑为了帮助人们快速理解信息并作出决策,通常会使用捷径,但这些捷径有时会导致人们的认知偏差。例如,在快速回答哪个欧洲国家受疫情影响最严重这一问题时,人们给出的答案可能是意大利,但实际上该国甚至不在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前十个欧洲国家之列。亚瑟里认为,人们给出错误答案的原因在于意大利是第一个遭受疫情打击的欧洲国家,至少人们在一开始是被这样告知的。人们对欧洲疫情的认识从最初就聚焦于意大利,即便其他欧洲国家遭受了更重的打击,“意大利”依然停留在人们的脑海里。

  上述问题的症结在于“快速回答”,但如果有充足的时间思考,人们往往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人脑会选择使用捷径,这就造成了认知偏差。这一现象被称为“锚定偏差”(anchoring bias),即人们在对某事作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并在接收到新信息时没有及时更新认知。“锚定偏差”的形式十分复杂,但在所有形式中,人脑的一项特征至关重要,那就是更容易坚持最初接收的信息,而且在决策时也不会偏离它太远。

  文章指出,疫情期间,“锚定偏差”尤为常见。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广播、电视等渠道获取和疫情有关的数据。但是人脑接收大量数据的速度与人们有意识地使用和处理这些数据的速度并不同步,大脑倾向于接收第一信息,并坚持最初的看法。当新的数据出现时,大脑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更新认知,这会导致数据疲劳,即人们停止关注任何新数据且忘记了原始数据。以对群体免疫的认知为例。一开始,人们被告知,60%—70%的人口通过感染新冠病毒就能获得免疫力,进而出现“群体免疫”,这种认知在一定程度导致许多国家出现了“疫苗犹豫”。亚瑟里认为,人们应在处理信息时考虑到自己的认知局限性,作决定时不要强迫大脑使用捷径,而是花更多时间思考,查阅最新数据,不要依赖已知的信息。这样,出现认知偏差的风险就会降到最低。

  (刘畅/编译)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