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再一次认识到在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国际科研合作不但能够解决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还能进一步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科研差距。就如何展开全球科研合作,全球各地学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建立更公平的科研合作伙伴关系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速度的加快,科研领域的国际合作项目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当前国际社会所倡导的全球性议程,包括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巴黎协定》等,都是全球性科研合作的典范。传统的发达国家间合作模式,已经被新型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模式取代,因为这种新模式可以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带来好处。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教育、艺术与文学学院高级讲师米娅·佩利(Mia Perry)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研领域伙伴关系的公平性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科研人员的重视,更公平的伙伴关系被认为是提升全球科研水平、维持科研可持续性、扩大科研成果有效性的基础。
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国际研究专业教授蒂莫西·道尔(Timothy Doyle)看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科研领域的合作被认为是提高科学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同时双方的合作还能建立新的研究领域,开拓研究人员的视野。例如,挪威与南非科研机构在渔业领域的合作可以为这两个国家的渔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此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科研合作有利于双方更好地获取科学资源、人才和专业知识,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可以更好地解决复杂问题,带来更新和更优的解决方案。对于学者个人来说,合作能提升其全球知名度和声誉,使其获得更多学术资助机会;对于科研机构来说,合作能加强科研能力建设,有助于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然而,道尔也提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科研合作模式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包括科研流程和决策复杂性、更高的财务成本以及文化差异带来的沟通成本等,这也会让国际科研合作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此,要建立标准化的科研模式,以便双方更好地合作。
共享全球科研数据库
当今世界已经处于互联互通的时代,尽管一些区域性问题未波及其他地区,但也需要集合全球不同国家专家的智慧,才能有效应对困难。佩利认为,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开放和共享数据、科研成果和科研基础设施,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实现全人类的进步和科学的突破。特别是不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科研能力有限,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预见、解决和评估可能出现的区域性或全球性挑战,这时,国际科研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简单来说,制定科学的应对措施必须建立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将不同国家的优秀人才和数据汇集到一起,才能得到最佳解决方案,并最终造福所有人。
佩利还提到,为了促进科研发展,开放知识源也是不可或缺的。就像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开源数据和信息为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抗击疫情、救治患者等方面带来了便利。科学家、工程师、医生等专业人士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一直在不断补充有关病毒的开源知识,为抗击疫情提供支持。此外,我们看到塞内加尔一直在与英国进行密切合作,开发新型病毒快速检验试剂盒,帮助非洲国家确定感染人数。同样,肯尼亚的医学研究所也积极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合作,加速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以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政治学系教授克里斯蒂娜·施奈德(Christina Schneider)认为,推动科研领域国际合作的基础是建立全球共享数据库,因为数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近年来,在科研能力方面,发展中国家已经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但很多发展中国家缺少有效的高质量数据作为科研的基础。因此,共享全球科研数据库、建立标准化数据是进一步提升全球科研水平的“助推器”。
多渠道增加国际科研合作机会
为了有效推动全球科研合作,改变科研发展结构性不平等、不均衡等问题,施奈德提出三个建议:拓宽国际科研合作资金来源渠道、促进科研成果商业化转化、增加跨领域合作机会。
充足的资金是保证科研成功的关键,发展中国家受限于自身经济发展状况,其科研人员难以获得足够资助。因此,寻找国际科研合作伙伴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学者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此外,国际组织、区域性组织、大型跨国企业等也应该积极资助国际科研合作团队,为他们提供支持。
科研成果商业化转化是扩大科研影响力的最直接方式。国际化的科研团队需要与企业合作,帮助企业解决发展和科技创新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企业也需要在科研机构中扶持那些可以为人类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研究,为科研创新提供更广泛的视角。
跨领域合作有利于进行知识交换,打破学科界限,实现研究方法交叉和理论的相互借鉴。例如,自然科学、工程科学领域越来越注重在研究团队中加入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研究人员,这样可以使研究成果更符合人类的实际需求,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总之,全球科研合作已经成为未来的科研发展趋势,无论在国际层面、区域层面还是在国家层面、学者个人层面,都应该为国际合作创造机遇。只有在更高的层面思考科研问题,才能真正推动人类进步。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