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全球大学实现净零目标
2021年11月26日 08: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1月26日第2296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晓真

  大学一直处于追踪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前沿。那么,大学自身在气候行动方面的表现如何?《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于日前发布的《净零竞赛:全球大学表现如何》(The race to net zero: How global universities are performing)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大学中超过半数尚未确定达成净零目标的期限。大学的净零之路还任重道远。

  近半数大学未设定目标期限

  报告提出,在参与调查的全球550余所大学中,有45%表示没有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制定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P)设定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期限,另外55%则设定了目标期限。但设定了目标期限的大学中,只有49%表示在目标中包括了与购买商品或者公务旅行等活动相关的间接排放。报告设定了三种温室气体排放范畴,这些间接排放属于“第3范畴”(Scope 3)。英国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那些在净零目标中包括了“第3范畴”排放情况的大学,绝大多数也没有将国际学生旅行纳入考量。

  大多数设定了净零目标期限的大学表示,计划在未来20年内实现目标或者目前已经实现了目标。调查显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大学在实现净零排放承诺方面走在了前列。在17所澳大利亚大学中,16所依据GHGP设定了目标期限,12所涵盖了全部排放范畴,7所已经实现了目标或计划2030年前实现。相比之下,欧洲和北美地区大学的力度较弱。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可持续性办公室执行理事坎迪丝·勒罗伊(Candace Le Roy)表示,很多大学回避设定净零目标,是因为这意味着要在内部实施一些重大调整,而这些都是难以把握的未知数。

  探索适合自身的行动方案

  报告为高等教育板块推进开展净零行动提出了若干建议。一是设定净零排放和绝对零排放承诺。净零排放意味着通过抵消方案来去除排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从而达到平衡;绝对零排放则是指不排放温室气体到大气中。这些承诺应包括目标期限,并努力涵盖所有排放范畴。二是为实现承诺目标制定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例如,可在大学指派一名专职人员负责倡导可持续发展,对学校的减排工作进行统筹规划。三是创建一个框架来衡量国际学生旅行的排放量。该框架可与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完成,以使其具有通用性。四是建立有关抵消方案的指导方针,包括决定何时实施抵消、定期审查抵消决策以及确保抵消方案能够行之有效。五是让整个大学群体参与进来。将学生、教职工、学者聚集起来,制定和测试碳中和方案。将此纳入教学计划和教职工工作量,确保相关工作得到足够重视。六是参与相关评估排名,实施激励措施,定期监测和报告相关工作进展。七是利用相关报告数据,发现潜在合作伙伴或可为自己提供指导的机构,考虑是否有必要就实现净零目标构建合作网络。八是与高等教育部门之外的其他部门的可持续发展专家合作,寻找衡量和减少特定类型排放的最佳方法。

  该研究也就GHGP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适用性提出了疑问,探讨了高等教育领域是否需要构建自己的核算评估框架。英国大学与学院环境联盟首席执行官伊恩·巴顿(Iain Patton)在报告中表示,英国大学在温室气体排放的范围设定、评估和报告方面缺乏一致的方法,这不仅会阻碍整体进步,还会影响教育领域的声誉。该联盟近期便启动了一项新项目,旨在为高等教育领域制定通用的报告方法。但该研究中的案例也表明,根据大学不同的使命和价值观,可采取许多不同的方法助力达成净零目标,一些表示没有设定目标期限的机构可能正在GHGP框架之外采取行动。因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一定意味着要“一刀切”。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编辑艾莉·博斯维尔(Ellie Bothwell)表示,高等教育机构将继续在净零排放行动中扮演关键参与者的角色,通过研究、教学和其他活动,对社会产生变革性影响。世界各地的大学都在与政府、企业合作,帮助其了解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致力于通过增强科学认识和技术创新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大学还担负着培养未来领袖的责任,让他们了解环境可持续性的含义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下一代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大学本身就是碳足迹显著的大型机构,除了正确核算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之外,还应通过制定并努力实现净零目标,为其他行业树立榜样。

  勒罗伊表示,大学是推动创新和知识运用的重要力量,可以更方便地开展实验,并承担其他部门难以承担的风险,进而通过分享所得到的知识发挥影响力。在实现净零目标方面亦是如此。制定目标只是第一步,大学还需要得到更多方面的支持。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