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存取模式推动科研造福社会
2021年08月16日 08: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8月16日第2230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琪

  开放存取作为推动科研成果自由传播的新机制,有效地促进了知识流动和共享。同时,开放存取的广泛应用,还增加了学者间以及学者与民众间的交流。正式的开放存取运动始于21世纪初《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倡议》的发表。该倡议不但打破了过去传统学术出版机构对科学知识的独占权,转而向大众免费开放学术信息,而且让学术信息拥有了更大的可获取性。随着近年来数字化传播的快速发展,开放存取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科研机构和学者的支持。

  加速科研成果共享

  新知识的产生需要学者的智慧,还需要资助机构的资金投入。如果新知识只能供部分负担得起的人浏览、阅读,那么新知识就不能对学科自身发展、知识体系建构产生足够的正面影响。为了增加知识被访问、分享和再利用的机会,8月6日,英国研究与创新署官网发布消息称,该机构将施行一项全新的开放存取政策,即从2022年4月1日起,受其资助的科研论文自通过同行评审流程并发表后,就可以立即免费向大众开放。同时,英国研究与创新署还宣布,每年将增加4670万英镑的资金用于支持该政策长期实施。

  对此,英国研究与创新署首席执行官奥托兰·莱泽(Ottoline Leyser)教授表示,新的开放存取政策是实现英国更加开放和透明的研究文化愿景的重要一步。未来,我们要确保更多的研究成果拥有共享与再利用的机会,英国学术界将因此受益。该政策也对英国社会产生更积极的经济效益。目前,该政策的很多细节尚在完善,我们要吸收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努力让该政策惠及所有人。同时,我们也要与英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确保在未来的科研成果评估过程中增加对开放存取政策的支持。

  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

  目前,开放存取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绿色”开放存取和“金色”开放存取。“绿色”开放存取是指作者通过自己的网站分享自己的成果,或者在自己所属的学术研究机构、科研机构知识库以及其他公共档案网站上分享自己的成果。“金色”开放存取是指作者将自己的成果提交给开放存取期刊后,由开放存取期刊按照正常的审稿流程审读,在期刊上进行发表,但开放存取期刊会向作者收取部分稿件处理费用。相比之下,“绿色”开放存取的学术成果可以供读者自由阅读、复制、分享,而“金色”开放存取的学术成果仅供学者免费阅读。虽然英国研究与创新署的开放存取政策可以促进英国学术成果的传播,但对于该政策中的诸多细节,不少学者尚存异议。

  英国研究与创新署承诺每年增加4670万英镑用于支持作者出版专著、文集等成果,但学者们普遍担心,这些资金无法覆盖全部科研成果在开放存取过程中的处理费用,并最终影响成果的质量。同时,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图书馆服务部主任保罗·艾尔里斯(Paul Ayris)还提出,学术界对新的开放存取政策充满期待,现有的基础设施是否能够支撑大规模的科研成果向开放存取模式转变,值得思考和评估。简单来说,需要有足够的出版商向开放存取方式转型,才能满足学者的出版需求。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研究员塞缪尔·摩尔(Samuel Moore)看来,英国研究与创新署的支持资金应该更加公平地分配给大中小型出版商,而不仅仅提供给大型出版机构。斯普林格·自然集团首席出版官史蒂文·英奇库姆(Steven Inchcoombe)则关注有关出版商如何制定出能够在开放存取模式与收益之间实现平衡的细则。

  面对来自外界的质疑,莱泽表示,开放存取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我们会努力在研究机构的可承受性和出版商的可持续性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这项政策会让各利益相关方都能从中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我们想改变的不仅是学术出版行业,还要创建一个真正公平开放的科研成果获取与分享环境。

  让科研成果造福社会

  针对开放存取模式能给学术界和民众带来哪些益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梅勒妮·怀特(Melanie White)对本报记者表示,就研究人员而言,开放存取模式可以让学者更容易传播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不但能够吸引更多的潜在合作者,还有利于他们的职业晋升。研究数据表明,论文通过开放存取的形式刊发后,文章的被引用率和被引用次数会明显增加。就普通大众而言,人们更容易获得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并进行评论。媒体也能通过开放存取的形式获得更多科学知识,并用科学的方式对社会现象进行解读。企业管理者也能从众多的开放存取知识中了解社会发展趋势,对企业未来发展作出合理规划。在国际层面,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开放存取形式获取更多的前沿科学知识,助力本国科研发展,不断缩小本国与发达国家在科研领域上的差距。

  在怀特看来,传统的出版模式导致大家获取知识的成本越来越高,这种模式不利于科学可持续发展。学术出版和传播只有逐渐过渡到新模式之后,才能更好地激发学者的学术潜力,让科研成果造福社会,有效推动学术研究回归到服务大众的本质之中。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