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会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信心
2020年05月22日 01: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22日第1931期 作者:本报驻伦敦记者 赵媛
5月21日,两会在北京拉开帷幕,吸引全球关注。海外学者热切期待两会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信心和活力。
推进经济发展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教授克里·布朗(Kerry Brown)认为,2020年中国两会举世瞩目,它将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国际社会期待两会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政策措施,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信心。中国积极防疫所产生的经济影响对于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的关注重点已经从应对紧迫的公共卫生挑战,转变为研究如何恢复经济健康增长、工业产出和其他经济指标。如果中国经济最先恢复,那么中国在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也将提高国际影响力。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罗尔夫·朗哈默尔(Rolf Langhammer)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内,中国可能会把重点放在重建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信心上。其中会出台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提高收入、偿还债务和对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群体的补贴,并将加大人力资本培训,促进就业发展,并确保政策措施可以灵活调整。
全球供应链将进行新的调整
朗哈默尔强调,中欧互惠互信关系是欧洲开展全球合作的重要内容。在今年下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德国将主持欧盟和中国决策者之间的重要会议。期待《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缔结成为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的一个重要成果,成为中欧合作关系发展强有力的里程碑。当前全球合作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各国政府都认为,科学研究领域存在着加强国际合作的诸多机会。不可否认,全球合作正面临保护主义抬头、中间产品国际贸易下降、供应链中断等多重风险。放眼未来,全球合作可能在双边协议的基础上达成全球协议,亦可能在世贸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已有多边协议框架下达成全球协议。
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卡斯商学院荣休教授克里斯·罗利(Chris Rowley)警示,当前国际合作受到一些“以邻为壑”行为的影响,在欧盟内部,这种影响因疫情所致的医疗挑战而浮出水面。主要表现在涉及医疗设备和相关个人防护用品的“毁约”行为,以及缺乏统一的泛欧洲危机后救助计划上。此外,许多国家和企业将重新评估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这可能导致一些具有战略重要性的供应链回流本国。
朗哈默尔认为,危机后全球供应链将进行新的调整。这可能意味着,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将发展本地高附加值供应链,以便应对供应链突然中断的可能性。朗哈默尔表示,中国将持续推进扶贫工作,关注在信息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中的农民工等群体。由于城市化可能成为未来大流行病发生的助推因素,预防大流行病的战略将是未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一部分。
(本报伦敦5月21日电)
责任编辑: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