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新媒体时代智能算法研究
2020年05月22日 01:4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22日第1931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智能算法为基础的内容平台不断兴起。智能算法的优化,能够使人们在庞大的信息资源中迅速找到所需信息,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针对新闻传播学界如何看待智能算法的发展及作用,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开启认知新机制
  
  当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挑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表示,智能算法是对于信息和人匹配的算法型信息分发模式。算法是互联网信息分发平台实现传播效能最重要的工具。作为一种“闯入”信息传播实践的新生产力量,算法型信息推荐技术实现了信息生产与传播范式的智能化转向,同时带来了用户价值主导下的场景化适配,其发展与变化是一种重塑传播规则、改变人们认知的全新机制设计。

  中国传媒大学受众研究中心主任刘燕南表示,算法推荐是以受众为中心的内容推荐机制,所有媒介技术都在朝着不断匹配人们的认知心理与认知行为的方向演进,以更好地适应人们的媒介接触与使用习惯。算法推荐并非推荐机制的代名词,热搜、排名等都属于推荐机制,但是算法推荐更进一步,它直接把“你和你喜欢的内容”相匹配,智能化地打通连接受众的“最后一公里”,这是媒介发展人性化趋势的一大体现,受众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为主动的参与者。

  信息化时代最大的变化是信息生产权和分发权的去中心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彪表示,随着自媒体时代来临,每个人甚至机器、算法都可能成为信息传播的节点,信息的生产和分发越来越呈现出智能化和精准化的特点。智能算法催生了媒介生产的专业化和深度化,改变了以往粗放型的新闻生产模式,提升了媒介的传播效率。此外,算法推送使受众可以随时看到自己喜欢的信息,降低了信息获取成本,提高了整个社会的信息流动效率。
  
  打破“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是由哈佛大学教授凯斯·桑斯坦在2001年提出的假说,认为社交媒体的算法推荐功能带来信息过滤效果,有可能造成用户的兴趣和见识窄化。对此,喻国明表示,从逻辑上讲,这一假说成立的前提是,人们喜欢看什么,算法就只给他们推送什么。事实上,算法没有好恶,它虽然能判断人们的兴趣爱好,但无法判断人们的观点和态度。因此,它会给人们推荐正反两方面的文章。与订阅和关注这类高度认同的信息来源相比,算法少了人工干涉,反而能帮助人们高效地接受多元化的信息。而且,人们除了被动接受平台推送的信息和观点外,还可以用搜索功能主动探索求证来形成自己的认知,主动打破“茧房”隐患。

  在刘燕南看来,“信息茧房”更多地是从技术线性出发得出的一种直觉性想象,迄今仍然是一个未经证实的假说,在概念上和学理上都有待进一步考察。媒介供给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都在丰富化、多元化,个人选择未必会局限于某个单一信息源,或仅仅接受某一类信息。相反,受益于虚拟信道的超便捷性和跨时空性,人们更有可能拥有一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多样性的媒介消费菜单。算法推荐未必一定会导致“信息茧房”现象。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表示,事实上,智能算法有两种路径可以降低“信息茧房”的可能性,一是通过强化个性化来有效提升多样性,即智能算法实际上具有增加内容多样性和缩小内容范围的双向潜力,能有效提升新闻多样性;二是使个性化推荐系统的使用者意识到未知,也就是将被过滤掉的信息提示给用户,使用户意识到还有更丰富的新闻可供选择。算法不仅是一种技术或工具,更具有文化意义和价值观指向,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持续且密切的影响。

  建立智能算法基本价值观
  
  “社交媒体的算法逻辑、推送逻辑将深刻影响新闻业的发展。”陈昌凤称,将算法智能地运用于新闻业,通过算法推荐逻辑,协同内容算法、过滤算法和主题建模等方法影响新闻的供给和分发渠道,进而改造生产逻辑并最终打造出智能新闻。

  喻国明指出,算法推送是有效内容传播的趋势。算法需要跨越工程传播的伦理困境,从更复杂的人类传播层面优化设计,建立以人为本、以影响力为追求、以结构建设为入口、以公共性为底线的基本价值观。

  刘燕南谈到,着眼当下的媒介融合,以数据为基础的算法不断迭代、优化,数据的全量、多角度、多维度科学的融合以及算法的调适,才是未来努力的方向。算法是在与人的不断互动中前进的,每一步都需要谨慎把握算法迭代的方向。

  在李彪看来,智能算法目前的发展还不够全面,除推送订阅内容外,对受众的情感需求、综合需求还不能有效满足。同时,媒介组织须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导向,加强对算法的引导和完善。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