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全球民众健康意识
2020年04月15日 07: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4月15日总第1907期 作者:本报实习记者 陈禹同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官网发布的第76期新冠肺炎疫情报告中称,中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抗击已进入缓疫阶段,并对其他处于抗疫早期阶段的国家施以援手。中国抗疫取得的阶段性胜利,离不开联防联控机制的正确决策部署,离不开医务工作者、基层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的一线奋战,更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对疫情防控的密切配合。

  加强健康宣传

  在新冠肺炎疫情开始之际,中国就向民众推广戴口罩、勤洗手、尽量不外出、保持社交距离等防疫防控措施。美国《芝加哥论坛报》近期报道称,中国、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公共卫生部门认为,戴口罩可以限制疫情传播,而在美国,从白宫到地方政府都在宣称“口罩是不必要甚至弊大于利的”。

  人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由于不同国家的卫生习惯不同所致。近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一篇报道就指出,“戴口罩并非一直是亚洲人的惯例”。在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中,旧金山的立法机构一致通过要求人们在公共场合戴口罩的条例,并引发美国其他城市的效仿。该报道认为,美国并非没有出现过戴口罩的“传统”,只是口罩作为卫生保护措施的意义已被人们淡忘。亚洲一些国家对此则有更高的接受度,除文化差异外,或许与亚洲在此前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吸取了更多的经验教训有关。

  可见,卫生习惯的现状区别不能被简单归因于国别或地域差异。官方是否有合理引导,甚至在必要的时候采取相对严格的措施,以及社会各界是否对集体历史记忆中的正确做法予以认可并作为下一次应对挑战的参考,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东呼吸综合征是较近的一次公共卫生事件,有不少专家学者对这次事件的民众健康意识问题进行了研究。沙特阿拉伯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健康科学大学药学院奥马尔·莫瑞吉等学者和黎巴嫩贝鲁特美国大学的学者共同完成了一项针对沙特民众对中东呼吸综合征了解程度的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当地卫生部门试图通过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民众意识,但是一些关于治疗的错误观念仍普遍存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及受教育程度都是影响认知的因素,其中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参与者明显对此了解较少。

  沙特阿拉伯奥尔朱夫大学(Al-Jouf University)副教授哈娜·努阿等多位学者考察了当地民众对中东呼吸综合征的认识。研究认为,当地民众对该病性质、可传播性和危害性的认识总体良好,但需要加强关于该病潜伏期和流行病学的公共信息宣传,卫生保健提供方还要加强与在校学生和未受过教育人群的沟通以帮助政府控制疫情。

  重视危机教育

  中国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宣传教育方面多管齐下,采取人民群众熟悉、易接受的传播形式,让未成年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人群等相对弱势群体也有充分机会接触到及时可靠的医学信息,指导他们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美国一名有42年行医经验的急救医学专家塞缪尔·斯特拉顿(Samuel J. Stratton)在《院前急救与灾难医学》杂志上发文称,对政府来说,说服民众改变日常行为的难度不亚于某些基础设施建设。他在文中表示,可以说,民众意识的提升与阻断社区传播的防控措施有机结合,汇聚了中国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共同“抗疫”的力量,这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制度优势的关注和认可。

  目前,全球各国依然需要关注提升民众健康意识和危机教育的课题。英国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助理教授塔拉·唐可雷德(Tara Tancred)和卡迪夫大学教授亚当·弗莱彻(Adam Fletcher)等人就英美等国将健康教育融入其他学术课程的前景做了探讨。他们表示,英国中小学生家长倾向于用学校的学术表现作为择校依据,这使得很多学校更重视那些直接与学业考核挂钩的课程。这一现象与“教育市场化”潮流是分不开的。但他们认为,即使忽略这个因素,让健康教育与其他课程更好地融合,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健康教育内容,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减少某些学生对健康教育的抵触。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副教授吉莲·基德曼(Gillian Kidman)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曾昭衡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澳大利亚大火等事件表明,应当在世界范围内加强危机教育,以此帮助人们建立在不稳定时期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准备,最大程度消除不良影响。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