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的性别差异与抑郁耐受
2023年12月06日 10: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2月6日第2788期 作者:戴琴 师陪霞 陈沼桦

  多数文献显示全世界对女性抑郁的报告率都高于男性,但这一现象也受到了一些挑战,例如男性较高的自杀率、女性较长的寿命以及男性较多的酗酒或其他成瘾行为等。因此,我们在提出“抑郁症的性别差异理论假设”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假设,即“抑郁症状自我报告的性别差异”。该假设提出,在抑郁症状的自我报告中,轻度和中度抑郁可能更多地被女性报告,而严重抑郁和自杀可能更多地被男性报告。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女性的雌激素水平与女性抑郁发生的波幅涨落之间的对应关系、应对方式上的性别差异(如男性更倾向于不表达情绪、不寻求帮助),以及症状上的性别差异(如男性抑郁可能有一些不典型症状,但这些症状尚未纳入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该理论假设提醒大家,尽管男性和女性感受到的情绪波动可能是相同的,但女性更倾向于寻求帮助,而男性在感受到情绪后往往选择不表达,而是更多地表现出一些成瘾性行为,如抽烟、酗酒等。对于女性来说,她们在生殖期的雌激素变化可能导致更多的情绪波动“感知”。同时,女性的应对方式(如寻求帮助和情感表达)和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导致传统的女性抑郁症状(如疲劳、易怒和睡眠障碍)更符合当前的抑郁症诊断标准。因此,女性更易被诊断为轻度至中度抑郁症。对于男性来说,他们的应对方式(如不寻求帮助和情感不表达)和社会对男性的期望导致他们表达抑郁时会感到更多羞耻或耻辱,从而出现其他的传统的男性抑郁症状,如攻击、酒精或药物滥用等,这些症状与目前的抑郁症诊断标准不太一致。因此,轻度至中度的男性抑郁症诊断不足、治疗不足,进而导致男性抑郁症更严重、自杀率更高,这是一个需要立即引起关注的问题。为了早期有效地诊断和治疗男性抑郁症,将男性抑郁症状纳入相关诊断标准、鼓励男性表达负面情绪、提高男性对自杀行为的认识等,都是至关重要的举措。

  实际上,不管对于男性群体还是女性群体,每个人对抑郁的易感性都是不同的。尽管有些人经历过类似的生活经历或逆境,但只有一部分人会患上抑郁症,而另一部分人则能够保持心理健康,展现出一种耐受性。关于耐受性的研究最初主要集中在身体耐受性上,这是一种材料承受压力而不破裂的能力。最近,心理学家们开始用这个术语来描述人们对压力的心理耐受性。由于抑郁症是一种与压力密切相关的情绪障碍,我们提出了“抑郁耐受”(Resilience to depression)的概念,强调在预防和治疗临床抑郁症中培养个体的耐受素质,并进一步讨论提高这种耐受素质的可行方法,如在临床实践和现实世界中采取“心理疫苗接种”措施。事实上,关注对抗抑郁症的“弹性素质”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积极性的一面,如幸福、希望等。从适应力的角度来探讨抑郁症,可能为预防和治疗抑郁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因此,当大家都在问“为什么有的人得抑郁症”时,我们会问“为什么有的人不得抑郁症”,并提出抑郁耐受这一概念,强调个体对抗抑郁的一种个人特质。这种特质包括五个方面:积极的认知方式,如对生活有明确的目标、充满希望感等;积极的情绪,如情绪稳定等;适应性的行为,如外向、内控感等;较强的社会连接,如感恩和爱等;具有中枢的基础,如多巴胺环路等。

  在这些证据的启发下,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心理接种(Psychological vaccination)的措施。一方面,可以进行现实世界的自然压力接种。承受较轻的、可控的、适应的压力,并得到父母和长辈的协助,青少年和年轻一代可以更好地成长。另一方面,可以进行最新的临床接种,比如针对抑郁患者的积极行为干预、针对抑郁康复患者的积极预防治疗以及针对失眠患者的失眠疗法等。如果人们能够成功地适应自然发生的轻度可控事件(在长辈的支持下),即完成现实世界的自然压力接种,那么就可能会减少抑郁或者更好地预防抑郁症的发生。如果抑郁高危人群或临床抑郁症患者能够以有效的认知或行为修改通过耐受培训计划,即临床接种,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抑郁高风险个体或许可以免除抑郁症的困扰,同时康复病人的复发率也会更低。

  无论是现实世界的自然压力接种还是临床接种,都指向于增强对抗抑郁的耐受这一心理素质。这一理论假设旨在引起大家对抑郁耐受素质的更多关注,即提倡我们每个人发掘自身可用于对抗抑郁发生和复发的特质。心理接种在抑郁的预防和治疗中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如果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扬对抗抑郁的耐受素质,那么即使遇到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也可能不会患上抑郁症,或者只会出现短暂的情绪波动,这样预防抑郁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我们课题组也做了一些相关干预。一是进行注意训练,即将注意力引向正面的刺激,并引导人们从负面刺激中转移注意力,减少对它们的关注,这属于认知训练的范畴。二是针对临床抑郁症患者实施了基于慈心冥想的心理干预。这种干预结合了认知、情绪和行为层面的综合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并在临床抑郁症患者中验证了其有效性。根据我们课题组提出的抑郁的性别差异和抑郁耐受的理论假设,还可以探索更多、更有效、更有针对性、更个性化的临床抑郁治疗方案,以造福于更多临床抑郁症患者。

  (作者系陆军军医大学医学心理系教授;陆军军医大学医学心理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