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助益跨文化传播
2023年12月06日 09:5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2月6日第2788期 作者:陈雅静

  本报讯  (记者陈雅静)11月25日,以“文明互鉴与格局重塑”为主题的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专业委员会2023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与会学者深入探讨了世界格局变迁背景下文明互鉴对世界新闻传播格局、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应对跨文化传播的挑战。

  当今时代,信息传播科技迅猛发展,各国新闻传播实践与观念频繁互动,世界传播格局的调整正在加速演进。因此,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文明互鉴在全球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理解“格局重塑”凸显出的外国新闻传播史的动态性。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表示,理论研究者尤其需要从史学角度,以学术视角拨开历史迷雾,寻找新闻传播学研究及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正确视角,为文明互鉴与传播格局重塑提供有力支撑。

  新闻传播史研究如何助益新时代的传播工作,是与会学者热议的话题。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辜晓进强调,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要在“通”字上做文章,从古通今,从今观古,使这一研究更好地为国际传播、对外传播、双向传播提供历史依据和现代理据。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张威表示,新闻史研究要回归历史。研究历史,要拒绝“调查报告化”和“脸谱化”;真正的学术研究,尤其是新闻史研究,应该提岀问题,爬梳材料,精心考证,得出结论。

  清华大学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史安斌认为,ChatGPT引领了内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新浪潮,全球新闻传播生态或迎来震荡性变革。“人机共生”既是国际传播的模式更迭,也将成为全球话语场的关键议题。一方面,中国互联网公司不应固守于庞大的国内市场,应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为切入点,主动以地缘政治意义下的国际视野打造技术创新、功能复合的内容生产式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发挥经济动能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人机共生”这一全球议题建立起了在地性与世界性之间的联系,将国际体系、政策、身份三个策略性叙事体系要素有机串联在一起,为中国在国际传播中构建自主叙事体系带来了新机遇。

  研讨会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承办。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