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语变化中的当代中国镜像
2023年12月06日 10: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2月6日第2788期 作者:巫洁 曹炜

  流行语是一个时期内人们普遍关注的事物实时、敏感的集结,汇聚着语言发展的动态变化和创新用法,映射着社会的舆情热点和发展走向,体现着民众的群体情绪和精神追求,凝结着文化的核心主题和价值取向。最早对流行语进行盘点的是《咬文嚼字》期刊,首次公布了2008年的十大流行语:“山寨”“雷”“囧”“和”“不抛弃不放弃”“口红效应”“拐点”“宅男宅女”“不折腾”“非诚勿扰”。此后,流行语的盘点活动一直在持续。2022年的十大流行语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中国式现代化”“新赛道”“大白”“烟火气”“天花板”“拿捏”“雪糕刺客”“精神内耗”“沉浸式”。15年间,流行语在多个角度发生了变化。流行语是折射时代特征的镜子,从流行语的镜像中可以窥见国家形象和民众风貌的变化。

  构成方式的变化 

  2008年十大流行语的构成方式有旧词派生新义(1个)、旧词词类转换(1个)、新造词(1个)、旧词沿用(4个)、外来词(2个)、旧词新构(1个);2022年十大流行语的构成方式有旧词新构(4个)、旧词词类转换(1个)、旧词派生新义(5个)。两者相比,可见两个明显的变化:外来词和新词流行度下降、直接沿用的旧词流行度下降。

  外来词和新词流行度的下降反映了汉语强大的能产性,同时也映射出我国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当新的社会热点、经济动向、思想观点产生时,就需要新的词汇介质去表达。汉字具有强大的组词能力,通过新的结构组合,便能产出新的词汇来承担新的语义,基本不需要借助外来词。因此,普通人熟识3000余个汉字,就能应对绝大部分领域。相较之下,英语常用词汇量是汉语的数倍乃至数十倍。汉语的经济性、能产性,在识读入门、形成文化特色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以旧词新构和派生新义的方式表达新的热点问题,体现出民众对汉语的深厚情感,折射出对于汉语能讲好中国故事、同世界沟通交流的自信。

  直接沿用旧词流行度的下降,反映了汉语丰富的修辞手段和灵活的构词法,同时也映射出我国生机蓬勃的文化创造活力。2022年的十大流行语中,每个词都有一定的巧思和新意。比如,“天花板”比喻程度高;“大白”借代穿白色防护服的疫情防控人员;“拿捏”则扩大了使用范围,人、事皆可拿捏。这些别出心裁又不失本义的说法,制造了诙谐巧妙的话语环境。“创新”是近年来国家战略部署的关键词之一,当前的国际环境中存在着大量软实力的较量,文化创造力是软实力中的重要元素,“创新”则是激发文化创造力的源泉。

  来源的变化 

  2008年的十大流行语分别来源于方言(1个)、网络论坛(2个)、主流媒体(2个)、电视剧台词(1个)、外来词(2个)、数学术语(1个)、电影名(1个);2022年的十大流行语则分别来源于主流媒体(3个)、动画片人物(1个)、高考作文题(1个)、网络论坛/短视频平台(5个)。两者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是:来源于电视剧、电影的词汇流行度下降,而来源于网络的词汇占比大幅上升;同时,网络平台变得更多元化,短视频平台有占据主导地位的趋势。

  这一变化是国家网络建设成果的直接体现。曾经,影视作品台词在流行语中占据重要地位,如2009年的“不差钱”“蜗居”以及2012年的“元芳,你怎么看”,分别出自春晚小品和电视剧,而近三年的流行语中已不见影视作品相关词汇的身影。信息时代,网络是沟通世界的桥梁,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建设“网络强国”已成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民众的消遣方式和交流形式悄然发生转变,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大幅下降,与之相伴的是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的崛起。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网络已成为大众获取信息、沟通交际的重要渠道。网络语言的小众属性正在淡化,与大众文化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有理由推测,在日后的流行语中将见到越来越多来源于网络的词汇。这是我国网络建设逐渐走向成熟的最好标签。

  事件内核的变化 

  每个流行语都凝结着一个事件,背后则隐藏着群体的话语表达和集体情绪。15年间,流行语的事件内核以及民众的集体心理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2008年的十大流行语中,5个与社会热点问题相关,3个与心理剖析相关,2个与情绪宣泄相关。在2022年的十大流行语中,5个与社会热点问题相关,3个与政治、政策相关,2个与心理剖析相关。

  从事件内核的种类来看,明显的变化是情绪宣泄用语(如“雷”“囧”)的流行地位被政治、政策相关用语所取代,其中固然有《咬文嚼字》在收录流行语时出于规范原则的考虑,但也不能否认民众在经历了网络世界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历程后责任感的提高。随着自媒体用户规模的不断增长,在融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媒介主体,都需要承担起媒介传播中的社会责任,而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就是社会责任之一。缺乏思想内核、依葫芦画瓢式的复制模仿,或许能一时掀起消解主流文化形成的狂欢,但这种狂欢注定不会长久(如“雷”“囧”在当下已难觅身影),只有真正落到民众生活中的流行语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事件内核的这一变化,展现了民众在传播信息时社会责任的觉醒,体现了打造汉语和传媒良好生态的主动追求。

  从事件内核中社会热点问题的具体表现来看,2008年的“山寨”和2022年的“烟火气”形成了一组颇有意思的对比。“山寨”的流行起源于家庭作坊式的厂家仿制手机之类的电子产品,流行之初背负着几乎一边倒的负面评价,因为山寨产品往往与欺骗、劣质、侵犯知识产权挂钩。十余年后,带着“接地气”“民间活力”标签的“烟火气”受到追捧,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动力。“烟火气”和“山寨”都与民间相关,受到的待遇却有天壤之别,这一对比离不开社会褪去浮躁、沉淀本心的转变。回归本真成为民众和国家的一致追求,质朴、温暖的生活方式受到推崇,这是国家飞速发展带来的底气,是大国风范和治国温度的体现。

  (作者系苏州大学文学院讲师;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