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民族心理学研究概览
2021年04月01日 10: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4月1日第2138期 作者:张积家

  回顾2020年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可概括为一句话:挑战与机遇并存。新冠病毒肆虐无疑是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面对挑战,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沉着应对,各族人民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这为民族心理学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使得民族心理学研究在2020年有了较快发展,并呈现出诸多新的研究主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主题之一。2020年11月,中国心理学会民族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在广西桂林举办了学术年会,主题即为“从民族到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铸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民族心理研究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例如,李静分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与现实基础,提出中华民族形成经历了古代的“自在”、近代的“自觉”和现阶段的“自为”三个阶段,“自为”阶段的特征是中华民族在共知共觉基础上通过努力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她还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途径:共同认知是基础和开端,共同情感是纽带,共同思维起整合与凝结作用,共同记忆是基因。陈立鹏梳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学因素,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和核心在于增强中华民族认同,一是要尊重不同年龄段群体的心理发展特点,二是要认识中华民族认同的形成过程,三是要消除民族偏见,建立积极的群际关系。胡平等人从心理空间生产角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认为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抽象转化为具体可见的表征语义符号,镶嵌到心理空间中;将共同体意识与心理动力相结合,与知识更新和情感体验相结合,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校应建设丰富完善的多民族和谐共处的物理空间,多民族平等包容的人际空间,系统、全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空间,更生动和更深刻的体验空间。梁静等人归纳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本质:认知本质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正确表征与理解,情感本质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价值判断基础上的情感体验与心理倾向,行为本质是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动机与自觉主动的外显行为。跨民族友谊在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中有重要作用。跨民族友谊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有三:认知路径包括认知符号建构和心理认同实现,情感路径包括发挥积极情感和调节消极情感,行为路径包括各族人民互动增加、交往交流交融渠道增多。

  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主题之二。青觉和吴鹏认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多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基础性工程。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建构有特殊意义。它不仅推进各民族成员平等有序的政治参与,也有助于实现各民族的经济整合与共同发展,为各民族文化的黏合通融提供必要平台。王启涛总结中国历史上的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经验,认为通用语言文字以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为基础,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众多使用人口;它经过不断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而来,通过字典辞书进行普及,通过学校学习经典文化获得。朱碧波论述边疆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面临的挑战,认为应倡导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优先性,在公共事务领域凸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导性。郎玉鸽探讨加强西部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路径,认为可从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助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处理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关系、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长效管理机制等途径有效展开。李婕和杜秀丽研究新疆少数民族乡民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学历较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能力弱、技能少、走不出乡镇,乡镇内语言环境相对单一。王世友探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中语言环境创设的途径与方法,指出农牧区寄宿制小学的汉语环境有特殊性:语言环境封闭;语言环境总量固定;汉语和藏语双语共存;以自我营造的汉语环境为主,自然汉语环境缺乏。学校应为学生创设有声的语言环境、有形的语言环境、声形兼备的语言环境。王洋对新疆基础教育阶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王燕和贾圣驹对预科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中新词语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究。严秀英等人调查发现,义务教育阶段98%以上朝鲜族学生达到汉语水平考试三级及以上水平,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普及率和效果全国名列前茅,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母语平衡发展。

  民族语言心理是主题之三。陆俭明和马真通过实例证实句法受社会心理制约,不同民族心理呈现不同语句表达式。高晓雷等考察藏语阅读中中央凹词频效应及对副中央凹预视效应的影响。伊力扎提·麦麦提等人研究不同文字阅读障碍儿童的视知觉加工特征,发现属于表意文字的中文阅读障碍儿童存在视知觉加工落后,属于浅正字法的拼音文字维吾尔文阅读障碍儿童存在语音加工落后。买合甫来提·坎吉等人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声调意识发展,发现三年级基本成熟,六年级达最高水平。四种声调习得难易顺序为:一声最易习得,其次是四声、三声,最难习得的是二声,有必要尽早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和声调训练。张积家等人考察彝族、白族和摩梭人亲属词性别概念加工中的空间隐喻与重量隐喻,揭示了隐喻的文化性和差异性。汪新筱等人考察朝鲜语敬语词加工中的空间隐喻和重量隐喻,为语法的隐喻效应提供重要证据。郭人豪等人研究新疆和东北的锡伯族,发现多语多文化对人的认知转换功能有积极影响。崔占玲等人考察熟练掌握藏—汉双语者的符号数字表征,发现三种符号数字词汇独立存储,语义共同存储。伍丽梅等人考察华语政策及族群身份对来华留学生语言态度的影响。董绍桂等人考察语言表述对彝族中学生的道德决策的影响,发现在母语表述下,道德决策倾向于道义论,在方言和普通话表述下,道德决策倾向于功利主义。刘帝欣等人发现,民族语言能够更好地诱发民族表象生成。

  民族情绪心理是主题之四。盛静和陈俊等人发现,藏族小学生特质共情发展关键期为11岁左右,民族身份影响藏族中小学生的疼痛共情。胡平和邝贝贝考察汉族、傣族、景颇族儿童的情绪感染、情绪调节和情绪体验,发现不同民族儿童的情绪体验等存在差异,说明情绪过程既有普遍成分,也有文化特异成分。苏欣悦等人考察了维吾尔族、汉族小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情绪智力的影响。刘帝欣等人考察了蒙古族大学生民族依恋与学业适应性、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简佩玲等人考察了宁夏大学生内群体偏爱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马杰等人考察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群际接触、民族认同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民族教育心理和民族社会心理是主题之五。尹可丽等人采用拼图教室法,让汉族、傣族和景颇族青少年结成同伴,以学、讲本族故事,听他族故事方式传递文化社会化信息,发现听同伴讲民间故事能够缩短青少年与其他民族的心理距离,增进多民族心理融合。杨伊生等人发现互依型自我构念影响文化依恋,民族本质论在其中起中介作用。关宇霞等人发现,人格的情绪稳定性和宜人性、母语水平、家庭民族结构和父母文化程度影响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何伟等人考察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及培养。李雅宁等人考察了民族互嵌关系格局下民族信任的社会机制。吴晨雪以中央民族大学锅庄舞为例考察了互动仪式空间下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黄伊琳等人考察了社会文化及认知方式对前瞻记忆的影响,发现维吾尔族学生在分析性加工下前瞻记忆水平更高,汉族学生在整体性加工下前瞻记忆更好。覃馨慧等人考察了新冠肺炎疫情下计划打断对低收入群体致富动机的影响。冉晓萌等人考察了工作记忆在藏族高中生数学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周泓等考察了傣族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与英语学习焦虑的现状及关系。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不足。受疫情影响,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均受到限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研究由于起步较晚,理论探讨多,实证研究少。相信在未来,这些短板能够补足。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