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
2020年09月09日 09: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9日总第2007期 作者:邓彩艳 李晓倩

  积极心理学是由心理学教授塞利格曼、彼得森、契克森米哈赖等人创立的,其理论受到人本主义思潮影响,继承并发展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重点关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着重研究人类优势和美德,帮助人们提升幸福感、使人们生活得更有意义。自积极心理学被引入我国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也逐渐引入了积极心理学理念。研究表明,多数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良好,但他们或多或少地存在焦虑、抑郁、矛盾、失落等负面心理状态,且在心理需求上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趋势。他们不仅希望心理服务能帮助缓解不良情绪、纠正不合理认知及消除不适应行为等,更希望在提升人际关系、激发个人潜能等方面获得专业支持和指导。然而目前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是“问题导向模式”,过分关注学生的不足并聚焦于抑郁、焦虑、孤独等心理问题,对学生的优势与潜能关注较少。

  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开展大学生心理服务,需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转变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明确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和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总体目标。具体而言需要完成三个转变:一是将学生从被教育的对象转变为被服务的对象并把学生视为心理成长和建设的主体角色,二是将关注对象从少部分学生转移到全体学生,三是将关注点从学生心理问题转变为学生积极人格特质。

  心理服务激发积极体验

  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情绪体验在积极人格中的重要作用,并着重研究满意感、主观幸福感、乐观和希望等积极情绪。弗雷德里克森更是提出了“积极情绪扩建理论”,认为积极情绪能帮助个体建立起持久的发展资源。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服务工作应采取多元化途径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

  第一,有效实施心理体验课程教学与学科育人。高校应创造条件开设包括幸福公开课、幸福心理学和图说人际关系心理等系列“幸福课”。关注幸福感、乐观、希望等积极心理学相关内容,并在形式上将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兴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和积极情绪体验,同时提升学生感知幸福和获得幸福的能力。此外,学科教学是高校教学的核心,高校还应强化积极心理服务理念在专业学科教学中的渗透,从而促进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

  第二,建立一体化心理服务体验中心和网络心理服务平台。当前高校一般以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和危机干预为主,缺乏为广大学生提供专业心理服务体验的功能。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在现有心理服务专业机构的基础上建立一体化心理服务体验中心和综合性网络心理服务平台,让学生既能在真实而安全的环境中获得沙盘游戏、情绪宣泄、团体心理辅导等专业心理服务体验,又能在心理服务网络平台通过虚拟3D环境获得音乐放松、自由联想等积极体验。

  第三,开展专注力训练,激发学生的心流体验。心流体验(又叫福乐体验),最早由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的西卡森特米哈伊提出,是指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并推动个体完全投入某项活动或事物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积极情绪体验。高校应开展专注力训练并鼓励学生参加心理分享会、志愿者活动、各种比赛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支持学生专注于健康的兴趣活动,激发学生的心流体验并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

  科学系统培养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学提倡研究积极的人格特质,彼得森和塞利格曼通过实证研究将创造性、好奇心、批判性思维、感恩、乐观、爱与被爱的能力等24种积极人格特质归为6种美德,并且强调积极人格特质是个体获得良好美德的重要途径。高校在开展学生心理服务工作时应为学生注入更多的积极人格力量并激发内在潜能。第一,开展学生积极人格特质测试。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目前高校心理测评主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学生人格量表(UPI)、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MHS)等为测评工具甄别大学生心理问题,并重点关注基于测评结果筛选出来的少部分学生,而大部分学生的优势和潜能基本未得到关注。心理测评工作需既评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便及时进行干预,又评估学生积极人格特质,从而帮助学生挖掘个人优势并促进内在潜能发挥。第二,开展归因引导训练。塞利格曼在班杜拉“习得性无助”概念基础上,认为乐观是可以习得的,并由此提出了解释风格理论,将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高校学生心理服务应开展归因训练,引导学生对挫折和失败进行合理的归因,从而形成“习得性乐观”,帮助学生在面临挫折和压力时,能够欣然接受并妥善处理。第三,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素质拓展训练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强调学生及所在团队挖掘潜能,通过互帮互助完成挑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团队合作等积极人格。高校应建立素质拓展训练基地或与当地资质较好的基地合作,以体育课、心理班会、军训等为载体开展沟通、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训练活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人格。

  多元联动强化社会支持

  积极心理学倡导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强调家庭、学校、社会等赋能机构在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支持作用。在开展大学生心理服务工作时,需以培育学生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和归宿,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第一,培育健康向上的学生自助组织。鼓励学生成立或加入心理、学习、生活等各种自助社团,发挥朋辈群体的心理距离近、拥有共同话题或相似生活经验的优势,形成自助—互助的格局,从而满足学生的归属感、爱与尊重的需求。第二,建立“校家社医”联动畅通机制。高校在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中理应起到核心作用,不仅要建设美丽校园环境、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和完善心理服务模式和体系,还需加强与家长、社会及医院的信息交流互通和合作,在合作中逐步畅通大学生心理服务职责划分和配合机制,共同提升大学生心理服务水平。家长应营造温暖包容的家庭氛围、建设积极健康的亲子关系并有义务配合学校开展心理服务。社会应给高校提供积极的支持力量,不断优化网络环境,共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医院需给高校提供危机干预等方面的专业帮助,形成畅通的心理咨询转诊机制,共同提升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培育大学生积极人格。

  (本文系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业指导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理论与实践研究”(Hnjq2019-8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三亚学院法学与社会学学院;三亚学院学生中心)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