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场上美军“望月色变”
2020年10月22日 09: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22日第2031期 作者:潘金宽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面对美国的战争威胁,毛泽东分析美军在军事上有着“一长”(铁多)、“三短”(战线太长、运输路线太远、战斗意志不强)的特点,进而提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抓住你的弱点,最终打败你”。深远战略智慧为志愿军打败拥有先进武器装备和极强空中优势之敌提供了根本遵循。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秘密武器是熟悉和善于利用地形、天候,善于夜战近战,善于创造和捕捉战机,隐蔽袭击以达成最佳作战效果。美军虽然有联合火力的支援,但只要我军和美军接近,飞机大炮就不敢再用。所以,越接近敌人,对自己反而越安全。因此志愿军扬长避短,利用近战、夜战抵消美军的空中优势、火力优势,首创以劣势装备打败拥有现代化装备、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之先河。

  美军拥有高度现代化的技术装备,火力、机动力强,又有绝对的空中优势,部队久经训练,反应灵活,进退迅速。正因如此,愚蠢的敌军妄图依靠精良装备的“加法战术”“饱和轰炸”取胜。但是,美军优中有劣,首先是攻击精神差,其次是对空军、炮兵和坦克的依赖性强。美军机械化程度高,重装备较多,消耗大,对道路和后方依赖性强,侧后十分敏感,最怕后路被切断。

  对志愿军而言,由于其火力有限,对付这样的敌人,很难达成大歼灭战。因此,必须夜战与昼战有机结合,尤其注重充分发挥夜间作战的效果。夜间大胆实行穿插分割,以迅猛动作巧妙包围敌人,将敌打乱以达成歼敌有利态势。这是在当时武器装备敌优我劣、机动速度敌快我慢、敌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志愿军所能采取的符合客观实际的作战指导。

  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我军抓住敌人的恃强骄狂心理,诱敌深入,放进来打。美军投入先进夜战器材,消耗大量照明弹,但到了晚上依然是志愿军的天下。1950年10月25日,南朝鲜军队第6师的一个营在温井的山谷中行进,突然遭到大部队的袭击。短短半小时,就被全部歼灭。逃脱的士兵回去向美军报告说:他们遇到了不明国籍的部队,吹着难听的小喇叭,敲着锣向他们发起进攻。

  志愿军与美军在朝鲜战场的第一次交锋——云山进攻战斗是在夜间展开的。志愿军第39军歼敌2000余人,其中美军1800多人,有力打击了号称“王牌”的美军骑1师的嚣张气焰。美军第1骑兵师开到云山,美军的坦克和卡车在山谷间蜿蜒行进,志愿军趁着黑夜的掩护悄悄接近美军阵地。美军行进间,突然两面的山坡上伏兵四起。他们一边射击和投手榴弹,一边分割包围美军。美军作战,习惯于飞机大炮先为他们狂轰滥炸,把对方消灭得差不多了再慢慢开进,从来没见过志愿军这样作战的。惊慌之下,只得抛弃辎重和重装备,四散逃命。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后,我军在坚守坑道战斗中,有计划地组织班、组兵力,以突然强袭、潜伏袭击和乘夜偷袭等手段,一次次主动出击,杀伤、疲惫敌人。为了使敌人摸不着规律,志愿军不断改变战术,有时把出击的时间选在前半夜,有时又改在后半夜,搞得敌人草木皆兵,整夜不得安宁。

  志愿军选择夜间组织部队向预定作战地区开进,黄昏或夜间发起攻击或反击,与敌打夜战、近战,或潜伏在敌前沿前,或隐蔽在敌前沿前预先构筑的屯兵洞内,发起突然攻击,力求近战速决歼敌。在坚固阵地防御作战中,多是先隐蔽在坑道工事内,待敌接近,迅速占领阵地,再以火力迅速挫败敌人。这样就增大了战役、战斗的突然性,减少了敌人空军和炮兵火力对志愿军的威胁和杀伤,遏制了敌人技术装备优势的发挥。

  战后,美军上将李奇微沮丧地说,“迅猛而突然的打击接踵而至,以至于很多部队还未能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被打垮了”。而美国人也不得不发出了“太阳是我们的,月亮是中国人的”感慨。

  (作者单位:陆军指挥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