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丽:心理诊疗中“隐喻”的工具性介入
2017年07月17日 09: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7月17日第1249期 作者:张建丽

  【核心提示】作为内心世界里自我观、人生观和社会观的镜子,隐喻在心理诊疗过程中的认知性介入,可更好地帮助咨询者解决自身心理问题。隐喻所关联的认知意象可以辅助心理诊疗中的问题排查,并借助其背后深刻的心智属性来实现咨询者的自我认知深化,从而带来心理世界的全面调整与重新转换。

  一直以来,如何化解心理咨询者的内心抵触是心理诊疗中最常见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因此,为了帮助咨询者较好地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必须寻求一个有效的全新视角与架构,重新审视当下心理诊疗中的介入性工具问题。作为内心世界里自我观、人生观和社会观的镜子,隐喻在心理诊疗过程中的认知性介入可更好地帮助咨询者解决自身心理问题。隐喻所关联的认知意象可以辅助心理诊疗中的问题排查,并借助其背后深刻的心智属性来实现咨询者的自我认知深化,从而带来心理世界的全面调整与重新转换,最后实现成功的心理疏导。这也标志着隐喻认知研究开始真正地进入“来自生活、面向生活、服务生活”的致用性发展阶段。

  隐喻的心智概念属性

  决定了其工具性指向深度

  隐喻“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心智概念属性决定了隐喻是咨询者心理地图的拓展,也是其心理状态的透镜。随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隐喻研究的“认知转向”,隐喻不再简单地囿于理解为一种辞格,而是被看作一种思维方式,与深层次的心理认知机制高度相关。因此,当心理咨询过程中的咨询人输出隐喻表达时,这些隐喻结构就是咨询人心理图景的默然显现,对于探究其内心世界景观以及确定问题盲点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这也可以看作心理咨询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抓手与突破口。

  在此基础上,咨询师就可以顺势展开隐喻性架构与引导,做到一举两得:第一,了解咨询者深层心理问题属性的同时,借助隐喻的概念映射作用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第二,确定咨询者心理问题阶段与程度的同时,借助隐喻的隐性桥接作用来实现问题疏导的无痕处理。由于隐喻在咨询者大脑加工中大多表现为自动激活与加工,其元语言意识比较弱,也更能反映内心世界“不设防”的状态,因此规约隐喻是心理诊疗中的观测重点。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咨询者的隐喻输出以无意识性隐喻为主,因此其具体解读框架应该参照隐喻研究领军人物Lakoff等人所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咨询师的隐喻输出多以有意识性隐喻输出为主,因此其具体阐释范式应该以荷兰隐喻实验室的领军人物Steen提出的“刻意隐喻理论”为参照。虽然二者都涉及一定的元语言监控意识,但是前者更为强调隐喻理解的概念映射,后者则更为侧重隐喻理解的语义消歧。因此,对于咨询者的隐喻输出解读更加侧重其非刻意性背后的自然语义提取,对于咨询师的隐喻输出阐释则更加看重其刻意性背后的意向语义建构。动态地将上述两个维度相结合,心理咨询中隐喻的工具性优势才能发挥到最大,进而借助隐喻的元语用意识而实现心理空间维度介入的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讲,隐喻不但是指引咨询者走出心理迷宫的灯塔,还是咨询师完成心理诊疗的指南。

  隐喻的认知分层属性决定了其工具性表征广度

  隐喻的认知分层属性决定了隐喻是咨询者心理安全的机制性保证,也是其心理身份的多套外衣。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而且语言使用者大多是“日用而不自知”。因此,隐喻的普遍性与高频性决定了隐喻使用具有一定的认知分层属性。从形式上看,其具体表现形式可能是词汇、短语、句子、语篇,甚至是体态、姿势、音响或者图像。从功能上看,心理诊疗过程中的隐喻输出可以用来表达思想、激活联想、润色语言、提高可读性。从理据上看,隐喻反映了个体、家庭、社会群体、文化与人文作为整体的现实关系:在个体层面,隐喻表征由个体、他人、生活、自我关系、自他关系、自我生命关系等隐喻变体模块组成;在家庭层面,隐喻架构由家庭隐喻结构系统和次级范畴以及家庭交际与行为互动模式组成。隐喻存在于上述多个层面,一方面提升了自身的表征广度,另一方面也建构了隐喻使用者的立体心理模型,因此对于心理咨询师的隐喻解读视域和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隐喻具有认知分层属性,所以心理诊疗过程中的咨询者有意识和无意识抵触的盲点会在某个层面借助隐喻表达而得以显现。此时,隐喻在这些层面的可折叠化表征不但是调整咨询者心理空间的指针,更是咨询师帮助咨询者实现心理提升与积极心理空间转换的开关。

  隐喻的认知分层属性看似十分复杂,但实际上按照各个表征维度的分层范畴,它为我们按图索骥地弥合咨询人当下心理状态和期许心理状态之间的体验性鸿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工具。仅以隐喻的表征形式为例,它跨越语言使用的“字—词—句—章”四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我们首先可以考虑建立咨询者的隐喻输出语料库,对于咨询者的隐喻输出的上述四个维度进行归纳总结与标注,然后结合概念隐喻理论予以检索、概括与阐释。其次,基于咨询者的隐喻输出模型与惯常搭配,参考刻意隐喻理论,建构咨询师隐喻介入体系与评价框架,历时跟踪对比隐喻的输出性效度。最后,借助心理咨询中隐喻输出的分层性与互动性特征,力求实现咨询者心理空间中概念和意义的定点匹配,完成其心理空间的定向分层与积极引导,最终实现咨询者心理空间彻底改变的诊疗目的。

  隐喻的具身体验属性决定了其工具性架构效度

  隐喻的具身体验属性决定了隐喻是咨询者心理压力宣泄的隐性出口,也是其心理空间解构的原点。例如,基于“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微观具身体验属性,隐喻可以从符号的意向性角度把咨询者设定于既定的情景当中。此时,隐喻具有一定的工具性架构功能——它可以结合咨询者的心理状态来帮助设定虚拟空间基本框架,并完成咨询者当下心理空间与预期心理空间的跨域界映射与整合,进而实现心理诊疗中的有效介入、调整与疏导。其认知神经科学依据是:新近研究发现,鉴于蕴含具身体验的隐喻形象是以神经全息图的形式存在于大脑当中,那么作为隐喻形象能指形式的概念隐喻与具化隐喻均在神经系统当中以全息的形式得以建构、存储和提取。此外,鉴于心理诊疗是基于语言的疗治过程,特别依靠咨询师和咨询者之间语言交际的有效性,那么,在心理诊疗语篇中的隐喻使用就可以把咨询人的语言结构同其背后的心理世界联系起来。隐喻的这种基于具身体验的互动性同样找到了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隐喻形象不但可以在意象和外在所指对象之间建构一个基于相似性的抽象关联空间,而且还可以在神经元全息化表征与个体所觉知的外在环境之间建构一个基于全息性的具体体验空间。因此,心理诊疗过程中隐喻的工具性架构效度必须考虑隐喻意象在大脑中全息性的存在方式,并且争取实现全面激活隐喻结构、隐喻意象与伤痕记忆之间的全息匹配网络。从这个意义上讲,隐喻是心理咨询师了解咨询者心理体验的触媒,更是其帮助对方尝试心理重构的起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咨询者的隐喻输出是潜意识的,而咨询师的隐喻输出是刻意的,因此咨询师的隐喻输出模型中需要预留一部分给咨询者的认知框架,以便即刻展开隐喻认知与调整,这不但说明了“刻意隐喻理论”三维模型(语言、思维和交际)的现实研究价值,同时也为最近隐喻研究中“隐喻阻遏”这一前沿课题锁定了一块全新的试验田。通过回答“心理咨询者为什么会排斥或者阻遏某些特定的隐喻”以及“咨询者的隐喻阻遏如何反映在咨询者的自我形象和自他关系表征之上”等一系列问题,隐喻的工具性架构效度会在心理诊疗中得以进一步完美诠释。

  心理诊疗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科学性在于了解心理诊疗的具体组成模块;其艺术性则在于知晓如何有效地展开心理沟通的技巧和策略。与前者相比,后者的现实性与挑战性更强,因此更需要借助隐喻的“认知性”、“分层性”、“体验性”等反身性工具特征来帮助咨询者实现自我观照与觉知。当我们把心理诊疗的视点放在隐喻的元认知之上时,毫无头绪的心理问题诊断与排查可能就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另一番景象,让咨询者备受困扰的那层“自我认知”模糊的窗户纸就会点破,距离破迷开悟的那一刹那真的就不远了。

  (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语篇视角下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法隐喻习得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