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塑造整体—局部认知模式
2015年06月15日 08: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6月15日第751期 作者:乔艳阳  张积家

  研究显示,东西方文化群体在认知风格上存在差异。具有集体主义特点的东亚人更倾向于从整体和全局角度加工信息,擅长于辩证思维。具有个人主义特点的西方人更倾向于从局部和分析角度加工信息,擅长于分析思维。Nisbett等人将前者的思维方式称为整体型认知模式,将后者的思维方式称为分析型认知模式。生产实践、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亦可导致在特定文化群体内形成亚文化,不同亚文化群体间在整体—局部认知模式上也存在差异。

  文化致使东西方人认知模式不同

  在注意领域,与美国人相比,东亚人较少在facebook上展示面孔,且更偏爱对背景的包容性加工。在场独立/场依存、变化盲、Stroop任务、Navon字母判断、形成他人印象等测试时都发现类似效应。亚文化也影响个体的注意模式。Linnell等人2013年发现,城市辛巴族的工作记忆能力更好,但在空间注意任务中表现出更多的去中心化的加工特点,草原辛巴族仍然能够更多地关注目标,说明城市环境改变了个体的注意模式。

  在分类领域,Nisbett 等人发现,东亚人倾向于基于关系性的分类,欧美人倾向于基于规则的分类。在对“教师—医生—作业”分类时,东亚人倾向于将教师和作业分为一组,美国人多将教师和医生分为一组。社会实践活动的差异亦影响分类模式。Uskul等人发现,当对“手套、围巾及手”等项目分组时,农民和渔夫倾向于将手套和手分为一组;猎人群体则倾向于将手套和围巾分为一组。

  不同的文化群体在归因模式上也存在差异。Peng等人发现,未受过物理教育的华裔倾向于将事件的发生归因于环境,美国人则多进行内部归因;如果启动双文化被试的亚洲身份,他们将更多地进行情境归因,如果启动其美洲身份,他们将做出更多的内部归因。

  此外,不同文化群体的决策风格也有差异:东亚人倾向于用关系思维、整体思维来考虑问题,更可能对一个问题抱有模糊的态度而不做出改变;西方人倾向于使用分析思维、逻辑思维来考虑问题,在观点冲突时倾向于支持一方,并为此做出改变。

  多视角解读整体—局部认知模式

  古代中国属于农业文明,形成了“顺应自然,敬畏自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逐步形成了以中庸为特点、坚持整体分析、推崇辩证思维的东方哲学思想。古希腊更适合于打猎、渔业,提倡人与自然斗争,形成了“主客二分”的思想。两种思想通过社会实践、建立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创造相应的社会产品得以保持,并塑造出相应的认知模式。

  提倡独立型社会取向的文化强调自我引导、自主并鼓励自我表达;提倡依存型社会取向的文化强调和谐的关系和彼此互助。两种社会取向在信念及价值观、情绪、动机等方面也有差异,导致了不同文化群体的认知模式差异。

  不同文化价值取向是导致不同认知模式差异的重要原因。东方人的价值取向具有更强的集体主义特点;西方人的价值取向具有更多的个人主义特点。自我表征作为个人—集体主义文化的核心概念,是塑造认知模式差异的重要原因:独立型的自我构念认为人生的主要任务包括达成个人目标、挖掘自己的潜能并充分发挥个人特性,形成分析型认知模式;依存型的自我构念强调群内个体间的彼此联系,认为人生的主要任务是与社会环境和谐相处、符合群体标准及遵守群体规范,形成整体型认知模式。

  语言模式也会对人的思维产生影响。同一语言族群的个体通过共享语言经验获得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从整体上影响认知。Scollon等人认为,低语境社会(西方)的知识是成文的、公开的和容易获取的,常常导致成员更加关注目标信息而忽略背景;高语境社会(东亚)的知识是情景性和关系性的,个体只有将语言和情境结合才能够更好地了解说话者的意图。

  生产方式差异是导致不同地区文化差异进而产生相应认知差异的根源。南方更适合于种植水稻,这种生产方式需要通过个体之间的合作完成,导致该地区的文化具有依存型的自我构念、整体思维等集体主义特点;北方更适合于种植小麦,这种生产方式对于个体之间合作的要求较低,导致该地区的文化具有独立型的自我构念、分析型思维等个人主义特点。

  上述不同视角对整体—局部认知模式的形成均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又不能说明所有的原因,将它们综合起来考虑,或许能够对整体—局部认知模式的产生提供更充分的说明。

  大脑及基因研究为文化塑造认知模式提供证据

  某种文化的信念、价值观因不断地得到增强,久而久之便塑造了相应的神经通路,形成了属于特定文化的脑网络。这种机制又进一步促进个体的自发行为,形成了具有某种文化特点的行为模式,并以生物或行为的方式遗传给下一代。来自ERP、fMRI及基因的研究为此提供了证据。

  研究发现,核心目标与背景不一致的刺激可以诱发东亚人更大的N400波幅,欧美人则并未表现出这一差异。另外,与中国人相比,美国人的右侧枕外侧脑区出现了较大的适应效应,这一结果与西方人倾向于对核心目标的加工相一致。Gutchless等人发现,当要求东亚人或美国人利用基于关系或基于属性的规则分类时,东亚人表现出额—顶叶网络的激活,欧美人表现出颞叶环路和扣带回的激活。

  基因与文化相互作用,塑造大脑及神经结构,进而影响行为。比如,有广泛流行病历史的地区表现出集体主义的文化特点,而在上述地区发现高频率的、与抑郁和焦虑有关的5-HTTLPR的S等位基因。不同文化群体的“文化基因”亦有差异:OXTR的G等位基因在欧美人中更加普遍,被认为与社会和情绪线索的敏感性有关;5-HTTLPR的S等位基因在东亚人中更普遍,被认为与抑郁和焦虑有关。

  文化塑造整体—局部认知模式的研究已取得丰富成果,但仍需完善。首先需要进一步明确文化塑造认知模式的影响因素与机制。某种文化行为是几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还是单一的深层结构所致?进一步研究可通过建立统一模型,将上述因素与心理构念量化并整合,以更好地预测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