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与晚清诗“体”的松动
2021年06月30日 11: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6月30日第2197期 作者:宋登安

  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文明的碰撞交流,文学语言发生了现代性转变,传统诗歌在体式方面不得不进行相应的变革。1900年2月,梁启超的《汗漫录》在《清议报》第35册发表,成为楬橥“诗界革命”的著名篇目。梁启超在《汗漫录》中认为,“诗境”被鹦鹉名士陈陈相因的腐旧气占据,与当时的时代不相契合,诗界革命之真意是:“欲为诗界之哥仑布、玛赛郎,不可不备三长: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诗界革命的主旨是“革其精神”,而“新精神”“新意境”的输入必须依靠“新语句”。新语句与诗“体”之间存在龃龉,松动了传统诗歌的规范体式,为传统诗歌的现代新变迈出了关键一步。

  第一,关于“新意境”。梁启超认为古典诗歌之“境界”过于成熟老化,必须以进取精神为指导开辟新的诗歌疆界。梁启超所谓的“新意境”并非中国传统诗歌中的审美意境,而是指在时代巨变的大潮中,涌入中国的新现象、新事物、新概念和新思想。这些所谓的“新”,是中国传统诗歌向现代新诗转变的重要因素,是中国社会现代转型时期宣传“新民救国”思想的重要资源。诗界革命时期,虽然梁启超提倡新语句,但是他把新意境列为首位。诗界革命的重点在“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新民救国”思想是贯穿诗界革命的主线。在“革其精神”的理念下,梁启超本人在《清议报》上发表大量新体诗歌,表达自己“先知有责,觉后是任,后者终必觉”的时代精神。

  第二,关于“新语句”。如果说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概念是打破中国古典诗歌审美意境的关键所在;那么,新语句在不自觉的状态下破坏了古典诗歌的格律规范,即所谓的诗“体”。梁启超至日本后开始接触日本新学,“思想为之一变”。同时,梁氏的语言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清议报》时期的梁启超大力倡导以“日本语”入诗,通过“新语汇”输入西方“新思想”。此时,梁启超对黄遵宪诗歌饱含“新意境”的长处表示肯定时,开始委婉地批评黄遵宪诗歌缺少“新语句”的弊端。黄遵宪是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语言方面,黄遵宪主张“言文合一”:“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之后他又提出“语无古今”“诗无古今”之说。黄遵宪“尊心”“尊情”“尊自然”的自作主宰的精神,成为其“别创诗界”的理论基石,体现了作者试图打通古今壁垒的文学志向。黄遵宪在甲午战争时期创作的爱国诗作被赞誉为“诗史”,为当时的历史留下了珍贵史料,《悲平壤》《哀旅顺》《哭威海》等诗篇表达了诗人对时艰的慨叹。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方面,黄遵宪的诗歌在新诗道路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梁启超对黄遵宪诗歌缺少新语句的现象也进行了质疑,认为其“新语句尚少”,不足以表现时代巨变大潮下的新思想和新现象,应该大力引进新名词,增加诗歌中的“欧西文思”以启导国民。同时,梁启超对其他诗人含有“日本语”的诗作表示肯定,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梁启超这一时期语言观念的变化。

  第三,关于“古风格”。指用中国古典诗歌中固有的规范和体例,即所谓的格律、节奏、押韵、平仄等形式方面的要求,补救新语言与诗“体”不搭调的弊端。梁启超认为新诗在新语句方面有很大突破,但是在《清议报》时期,梁启超对“新名词”大量入诗的创作方式进行了反思,认为夏穗卿、谭嗣同等人的诗歌“其所谓欧洲意境、语句,多物质上琐碎粗疏者,于精神、思想上未有之也”。新语汇不能为常人所理解,松动了古典诗歌的体式,使诗歌逐渐成为“七字句之语录”,不能称其为诗。梁启超评价夏穗卿的新学诗“说的都是怪话”,其诗歌中创造的光怪陆离的新名词“非常在一块的人不懂”。可见,梁氏诗界革命的真意并非新名词的引进、堆积,而是在通俗易懂的前提下用新语句传达新意境。梁启超认为“新语句与古风格常相背驰”,新诗应该在“旧风格含新意境”的基础上引新名词入诗,创造出蕴含古今中外意蕴的新体诗篇。如此,才会既不失古典诗歌的“体式”规范,使诗歌为“诗”;同时又能够在传统诗歌体式中表达新思想和新观念,拓展诗歌的“意境”。

  梁启超发表在《清议报》上的《汗漫录》提出了“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的诗学理论,为新诗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中国白话新诗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以梁启超为中心的诗界革命过程中,“新意境”是梁启超列为首位的诗歌要素,然而新语句的大量使用客观上使传统诗歌在体式上出现“失范”现象,即“新语句”与传统诗歌之“古风格”之间存在捍格,打破了古典诗歌的格律规范,使古典诗歌的诗“体”开始松动,为现代白话新诗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新名词和白话大量入诗,削弱了以文言为基础的古典诗歌的审美意境,新语句有待于和诗“体”继续磨合,这是晚清诗歌创作不能进一步发展的原因之一。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宗悦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