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是中国非洲研究院组织非洲驻华大使延安行的第二天。当天上午,11位驻华大使及留学生一行,走进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参观村史馆、知青旧居,追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青年时期的成长足迹,感受中国共产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探求中国乡村脱贫、振兴、发展的秘密。
为人民做实事
延安城外,山连着山,沟套着沟。贝宁留学生大明眼望车外,山坳里的梁家河映入眼帘:星星点点的窑洞依山而建,大片绿色的农作物和草木绵延不断。
大明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此次参与“非洲驻华大使延安行”活动的5位随行留学生之一。清晨6点,天色已亮,大明早就迫不及待地起床洗漱。昨天参观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明目睹了建在高山顶上的果园、良田和牧场,品尝了甘甜的苹果。沟沟坎坎间,峰峦田头上,大片的绿色一望无际;果园、菜园星罗棋布,旅游、生产两不误;荒坡变农场,美景云上观,穷山沟变金银川……这一切,都让他兴奋得一夜难眠。
中国是如何创造了这些奇迹?中国精准脱贫的总设计师和总指挥员是如何成长起来的?7月30日上午,大明跟随11位驻华大使探访梁家河,希望在此寻找答案。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这是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回到梁家河时,对年轻人和孩子们说的话。
1969年1月,不满16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梁家河村插队落户,后来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在这里劳动、生活了7年。“习近平来这里当知青的时候,环境可没有现在这样好。当时村里生活、交通困难,到文安驿公社十多里路,就一条羊肠山道,连一辆自行车都没有,得走至少一个小时。”在梁家河村史馆,大明和大使们随着讲解员的讲述,清晰地了解了新中国成立后梁家河村的发展历程、北京知青在梁家河插队时的务农生活,以及脱贫攻坚后梁家河村的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之路。
在梁家河知青旧址,梁家河第一口水井和第一口沼气池吸引了津巴布韦驻华大使马丁·切东多的注意,这是习近平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时,带领社员修建的。习近平在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先后带领村民办了八件大事:办沼气,解决燃料问题;打坝造田,解决村民温饱问题;修建大口井,解决农田灌溉问题;创办铁业社,解决缺少农具问题;创办缝纫铺,解决妇女劳动问题;建设农技园,培育优良品种;办理代销社,方便群众生活;开办磨房,解放生产力,终结原始手工推磨历史……一位人民领袖的为民情怀和艰苦奋斗的实干作风,就是从这里起步的。此后,他一直为改变农村贫困面貌而奋发努力。马丁·切东多喜不自胜地告诉记者,自己找到了答案、发现了秘密。
通过讲解员介绍,马丁·切东多了解到,当时梁家河生产生活水平很落后,没有铁匠铺,村民买农具、修农具要去公社甚至县城,来来回回耽误了不少时间。为了方便群众,1974年,梁家河村党支部组织开办了铁业社,请人负责修理农具,并打造锄头、镢头、镰刀。习近平晚上常到铁业社了解情况,有时还抡起大锤帮着锻打,所以他后来常说“打铁必须自身硬”,这是对实干体验的真实总结,因而格外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铁业社方便了群众,是梁家河当年众多为民服务中的一件大事,但在山外人看来,生产农具只是柴米油盐般普通的生活日常,并未引起多大关注。另一件小事却引起轰动:1975年9月20日,《延安通讯》刊登陕北作家曹谷溪的长篇通讯《取火记》,详细报道了时任梁家河党支部书记的习近平,带领群众修建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一事。延川县人民由此开始推广新燃料,利用沼气煮饭、照明。这篇通讯记录了梁家河党支部的一句话——他们豪迈地说:“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大明站在沼气池边,陷入沉思,久久不愿离去。
下乡插队的7年,青年习近平与这方土地、这里的乡亲们建立了深厚情谊。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复兴民族的梦想在这里启航。从这里,青年习近平逐渐成长,踏上了为人民做实事的远行之路。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密切联系,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成功的关键。为人民做实事,保证了国家的治理服务于人民。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在中国大地上全面消除了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减贫目标。中国的发展为全球脱贫事业注入了信心,也为世界各国树立了榜样。”马丁·切东多说,中国的脱贫是全人类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它之所以能够实现,离不开中国领导人强烈的政治意愿和高超的政治智慧,离不开社会各界力量的团结,离不开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使命,带领人民赢得了脱贫攻坚的胜利,开启了走向繁荣发展的新道路。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在梁家河,青年习近平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心连心,用他真挚的为民情怀,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这里,他牢固树立了为民做事的信念,选择了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特肖梅·托加观察到,习近平当年住过的窑洞里,炕沿上、铺盖上、枕头边上,全都是书。当时村里人大多数不识字,习近平提议办扫盲班,他自己抄写汉字卡片:一二三四、男女老少、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从最简单、最常用、最基础的汉字教起。习近平跟大家约定,晚饭后和下雨不出工时,就是扫盲班的上课时间。除了教大家识字,习近平还给乡亲们说古论今。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习近平讲得深入浅出,大家听得轻松愉快。
“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特肖梅·托加能够熟练地大声背诵习近平的原话。他说,“扶贫”先“扶智”,是习近平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的扶贫良方,也是中国反贫困斗争取得胜利的秘诀之一。
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坦桑尼亚留学生海洋,对梁家河窑洞里的知青书屋印象尤其深刻。“教育扶贫为中国带来了巨变和希望。”他发现,今日中国,义务教育历史性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有了第一代大学生。在国家资助下,越来越多的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用自身的奋斗破除贫困局面,打开了更广阔的天地。他也希望非洲国家借鉴中国经验,加强基础教育,通过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2021年,非洲有4.9亿民众生活在贫困之中,疫情又将会使几百万民众陷入贫困。如果世界想要实现到2030年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非洲应该是前沿阵地。”特肖梅·托加在与同行的大使交流时说,中国非常愿意分享自己的脱贫经验,通过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一带一路”框架,以及其他多双边的安排来分享治国理政的经验。非洲可以向中国学习,并结合自身现实国情,共同追求国家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徜徉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看到错落有致的梁家河民居、民宿,围观琳琅满目的农特产品,毛里求斯驻华大使王纯万感慨万千。“中国的脱贫成就是人间奇迹。”在王纯万看来,梁家河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充分体现了中国扶贫取得的成就,梁家河村的变化是中国实现巨大跨越的缩影,延安脱贫成就具有世界意义。
海洋在同大使们交流时表示,只有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群众时刻记在心里,才能确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不急功近利、不急于求成,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一张蓝图干到底”,才能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为人民谋幸福。习近平把体察群众、了解群众,作为涵养真挚为民情怀的思想起点;把团结群众、带领群众,作为涵养真挚为民情怀的实践起点;把依靠群众、为了群众,作为涵养真挚为民情怀的价值起点。梁家河之行,让海洋明白了青年习近平如何围绕群众所思所愿,一切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从群众的切实需要入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去干,一个难题接着一个难题去“啃”,用实干赢得了群众的无比信任和认同。
梁家河村之行结束之际,特肖梅·托加写下了参观感言:习近平主席的知青生活塑造了他科学的执政理念,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2021年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我衷心祝愿和祝福中国人民早日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