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生诠释读书人的本职——记杨怀中先生
2021年04月21日 09: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4月21日第2151期 作者:李华

  2019年8月29日,杨怀中先生在银川去世。事后我回想,2019年入夏之时,杨先生的身体状况就不好,回族研究院同仁有意相约去医院探望先生,又担心打扰先生治疗休养,便由院长马金宝和副院长刘伟代表我们前去探望先生。立秋前后,先生出院回家了,我想炎热已过,天气渐凉,可择日去先生家中看望。未承想,就在8月29日晚九点多,我突然接到刘伟兄的电话说“杨老师刚刚去世了”,十分震惊。这是一个不愿相信也不愿接受的令人伤痛的事实——我所敬重的杨怀中先生去世了。杨先生的去世,是中国民族学界的损失。他曾说,建设文化中国,须发扬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丰富多彩,也包含着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多年来,他孜孜矻矻,励志践行,总希望能对回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有所裨益。

  1985年6月,杨怀中先生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先生始终是一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杨怀中先生承续了史家陈垣、白寿彝先生的史学精神。他追随恩师白寿彝先生学习治史十一载。杨先生回忆白先生说过的话犹然在耳:“对青年人来说,要志向专一,多读书,勤思考;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思维能力,能提出问题、诠释问题。要重视个人的学养问题。”学术是需要代代传承的,用心方能体会和理解杨先生对白先生史学精神、人民立场与学者情怀的继承和弘扬。这不仅贯彻在杨先生的著述中,更多体现在他创办的《回族研究》对学术新人的扶持及人才的培养上。我是2007年认识杨先生并参与《回族研究》编辑工作的,在跟他接触和请教学问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他晚年愈加关心青年人的学术成长。杨先生时常在家里热情接待慕名而至的青年来访者,还特别关注学者型宗教人士或从传统经堂教育转入学术研究的群体。杨先生有着独到深远的史家眼光,他用自己毕生的学术追求诠释了一位史学家的历史担当和读书人的本职。

  杨怀中先生对我有知遇之恩。我有高兴的事情总会及时向他汇报,分享我的进步和欢乐。我和爱人赵红梅先后考取山东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每次临行山东前和归来后都会去看望杨先生,汇报求学生活。杨先生十分关心我们的论文写作,并给予指导和读书的建议。杨先生也十分关心我的家人,特别疼爱我的一双儿女。2017年8月10日,我带着不满1岁的女儿陪同兰州大学博导周传斌教授看望杨先生,先生精神特别好,和周教授愉快地聊了一个多小时……我没记错的话,这应当是杨先生与周传斌教授见的最后一面。2018年12月底,祝贺杨怀中先生从事学术活动六十周年座谈会召开,周传斌教授通过我转交贺信,表达了他及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全体同仁对杨先生的敬重。信中说道:“杨怀中先生出生于陇原、求学于三秦、扎根于宁夏,薪传由白寿彝先生肇始的回族史研究学脉,创办《回族研究》期刊,六十年来笔耕不辍,堪称当代回族研究的一面旗帜、西北地区民族学界的一代楷模。”

  很有必要提及的是,杨先生晚年参加的一次重要的学术交流活动。2015年12月5日,香港中文大学科大卫教授、中山大学刘志伟教授、北京大学赵世瑜教授、云南大学姚继德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廖迪生教授以及马健雄博士、贺喜博士一行来宁夏进行学术考察,刘天明副院长、马平研究员和回族研究院全体同仁参加了座谈会。杨先生专注地听取他人发言,认真地做着记录,谈了回族研究及相关议题。在交流中时间过得很快,临近结束,杨先生将一套《回族研究》创刊二十周年精品书系赠给科大卫教授。因学术交流未能尽兴,大家只好移步餐厅,一边用餐一边交流。

  2019年9月,我被选派赴南京大学跟随范可教授做访问学者。这本是一次渴盼已久的愉快求学之旅,但令我忧伤和遗憾的是,已经无法如往常一样向我敬重的杨怀中先生汇报和辞行了,只能在心绪烦乱中飞往南京。尽管仍然常常想念起先生,可我想借着选听多门功课、忙碌的读书来减缓痛失先生的悲伤,我不愿也不敢有丝毫懈怠,仿佛先生就在不远处注视着我,而我不能令先生失望,要让先生看到我正在进步而欣慰。

  2019年12月30日的《中国社会科学报》“学林”版“2019逝去的背影”择要记录了当年去世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共67位,民族史专家杨怀中先生在其列,“1934年生,甘肃靖远人。宁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宁夏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回族研究》原主编。他追随恩师白寿彝,长期从事回族历史文化的整理研究工作,可谓当代回族研究的承前启后者。著有《回族史论稿》,主编《回族史散论》《回族经济研究》等。2009年,获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颁发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届社会科学突出贡献者’”。

  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联想到在不足一年的时光中,先后离开我们的回族学者余振贵、马贤、杨宗山、陈广元、马云福诸位先生,这的确是民族文化学界的重要损失,也是无法回避的事实。笔到此处,忽然想起去年夏天马金宝主编告诉我有关杨先生的一件事,他去看望病重的杨先生时,先生谈的仍是学术而非健康,先生心中挂念思考的是拟撰写的文章而非生死。杨先生遵循了“学习从摇篮至坟墓”之训导,正是“朝闻夕死”的求知精神,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杨先生的文化思想、学术成就及学术精神必定永续人间,光耀学林。

  (作者单位:宁夏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