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逝去的背影
2020年12月30日 10: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30日总第2080期 作者:

  202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许多学者又离开了我们。他们存鸿鹄于心,开疆拓域、廓疑答问、著述等身。由于版面所限,我们不能一一呈现。谨以此表达对逝者的缅怀,愿哲人之风,山高水长。

  

  吴树青(经济学家)

  1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1932年1月生,江苏江阴人,北京大学原校长、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经济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著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吴树青自选集》等,主编《邓小平理论概论》《政治经济学入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库》《模式—运行—调控》《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等。

  

   葛本仪(语言学家)

  1月16日在济南逝世,享年87岁

  1933年2月生,山东潍坊人,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毕生从事语言学教学与研究,致力于汉语词汇学理论研究。著有《现代汉语词汇》《汉语词汇研究》《现代汉语词汇学》(初版及修订本)等,主编《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三万词语集》《当代汉语流通频度词典》《语言学概论》《实用中国语言学词典》《汉语词汇论》等。

  

  张长寿(考古学家)

  1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1929年5月生,上海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长期从事田野发掘和商周考古研究,著有《丰邑行》《商周考古论集》《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等,主编《张家坡西周墓地》《中国考古学·两周卷》等。

  

  张羽(语言学家)

  1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1927年10月生,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原所长、《外国文学评论》原主编。长期致力于外国文学研究规划组织、学术交流以及俄苏文学研究和翻译、编辑和出版、教学与培养后备力量等诸多方面的工作,在高尔基研究领域卓有建树。撰有《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高尔基早期创作特点浅谈》《高尔基的造神论观点研究》《困惑·探索·创新——高尔基20世纪20年代的中短篇小说》《重新评价高尔基的思考》等研究文章,译有《你要做什么》《俄国作家短篇小说选》《作家日记》等。

  

  杨宪邦(哲学史家)

  2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1922年11月生,四川南充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撰有《精神文化篇》《孙中山评传》《从启蒙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五四精神与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中国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从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把握中国哲学史的特色》《易传哲学》等论著,主编《中国哲学通史》等。

  

  戴骢(翻译家)

  2月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

  1933年1月生,苏州人,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杂志编辑、编审。长期从事翻译出版工作。译著有《美纳汉·曼德尔》《阿赫玛托娃诗选》《哈扎尔辞典》《金蔷薇》《日出之前》《克莱采奏鸣曲》《蒲宁文集》(五卷,主编兼译者)、《贵族之家》《罗亭》《布尔加科夫文集》(四卷,主编兼译者)、《骑兵军》等。

  

   张祥保(教育家)

  2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1917年12月生,上海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长期从事专业英语教学。参与编写多部重要大学英语教材,主编《大学基础英语》(第一至三册及《答案》),合编《大学英语》《教师备课笔记》和《习题答案》等。

  

  梁西(法学家)

  2月26日在武汉逝世,享年96岁

  1924年8月生,湖南安化人,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国际组织法学开拓者和奠基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组织法、国际法。著有《国际法》《现代国际组织》等,译有《希思外交报告:旧世界与新前景》《联合国与裁军》等。

  

  田继周(史学家)

  3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1929年10月生,山东菏泽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民族问题的研究。撰有《明代后期一条鞭法的研究》《我国民族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华夏族的形成和改称汉族》《先秦民族史》《秦汉民族史》等论著,合著有《佤族简史》《西盟佤族社会形态》《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少数民族与中华文化》等。

  

  周继旨(哲学家)

  3月2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8岁

  1932年6月生,安徽亳州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兼及通史、文论。著有《论中国古代社会与传统哲学》《中国哲学史》(合著)、《中国哲学发展史》(合著)、《墨翟评传》《孟子》《经学流派》(大百科)、《杨仁山全集》(点校)等。

  

  刘文华(法学家、教育家)

  3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1932年6月生,河南林县人,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新中国经济法学科的开拓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法学理论的奠基者,编写了全国第一本《经济法原理讲义》。著有《经济法基础理论教程》《中国经济法教程》等,主编《经济法概论》《经济法基础理论教学大纲》等。

  

  李卓宝(教育学家、心理学家)

  3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1928年6月生,广东番禺人,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首任所长。长期从事心理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积极倡导在教育研究中要重视心理因素的影响。著有《关于基础理论课教学工作》,主编《继承与发展》等。

  

  巫昌祯(法学家)

  3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1929年11月生,江苏句容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新中国婚姻法学科奠基人。长期从事婚姻家庭法学教学研究。著有《我与婚姻法》,主编《中国婚姻法》《婚姻与继承法学》《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问答》等。

  

  朱大渭(历史学家)

  4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1931年2月生,四川西充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史研究。著有《六朝史论》《六朝史论续编》,主编并撰写《中国农民战争史·魏晋南北朝卷》《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魏晋南北朝编》,主编《中国全史》(百卷本)魏晋南北朝史部分的10卷、《历代开国皇帝传》《中国通史图说》等,合编《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等。

  

  方克立(哲学家)

  4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1938年6月生,湖南湘潭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院长。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著有《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方克立文集》等,主编《中国哲学大辞典》《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湘学史》等。

  

  罗宗强 (古代文学史家)

  4月29日在天津逝世,享年90岁

  1931年2月生,广东揭阳人,南开大学荣誉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终身教授。长期从事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著有《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唐诗小史》《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等,主编《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概述》《隋唐五代文学史》。

  

   徐元邦(考古学家)

  5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1930年9月生,北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审。长期致力于考古学学术期刊及专刊的编辑、出版及印制工作的研究。撰有《我对“土城规模在,石器陶片多”一文的几点意见》《唐俑题名》《关于山西稷山县元墓出土的纸衣服》《考古研究所编著〈长沙发掘报告〉》《关于私有制起源的探讨——学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的一点体会》《我国新石器时代—西周陶窑综述》《苏秉琦论著目录》等研究文章。

  

  周远廉(历史学家)

  5月19日在成都逝世,享年90岁

  1930年12月生,四川资中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致力于清史研究,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精通满文的清史大家。著有《清朝开国史研究》《清代租佃制研究》(合著)、《清代八旗王公贵族兴衰史》(合著)、《清朝兴亡史》(七卷本)、《清太祖传》《顺治帝》《乾隆皇帝大传》《岳钟琪传》等。

  

  陶德麟(哲学家)

  5月24日在武汉逝世,享年89岁

  1931年10月生,上海人,武汉大学原校长、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和研究。著有《唯物辩证法大纲》《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当代哲学问题探索》《哲学的现实与现实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中国化研究》《陶德麟文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与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历史研究》《实践与真理——认识论研究》等。

  

  冯蕙(历史学家)

  6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1931年3月生,四川成都人,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编审。长期从事毛泽东著作的编辑、研究工作。撰有《〈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第二版编辑纪实》《〈毛泽东书信选集〉介绍》《毛泽东领导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经过》《〈毛泽东文集〉介绍》《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政策中的几个理论问题》《六届六中全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研究文章。

  

  邹逸麟(历史地理学家)

  6月1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5岁

  1935年8月生,浙江宁波人,复旦大学首席教授。主要从事运河史、黄河史以及历史经济地理研究。著有《椿庐史地论稿》《椿庐史地论稿续编》《邹逸麟口述历史》,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分册》等。

  

  严端(法学家)

  6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1934年10月生,江苏南通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新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奠基人和主要学科带头人。著有《刑事诉讼法讲话》《法制宣传班讲授提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浅释》《刑事证据理论》《证据学》《法学概论》《中国刑事诉讼程序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与论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释义与应用》等。

  

   严宝瑜(外国文学研究专家)

  7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1923年9月生,江苏江阴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德国古典文学研究,并致力于推动中德文化交流,1988年荣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教育部颁授的“格林兄弟奖”。著有《爱乐交道——人生必由之路》,译有《曼斯菲尔特清唱剧·清唱剧剧词》《民主德国作家短篇小说集》(合译)、《朝拜贝多芬——音乐家小说选》(合译)等。

  

  何清谷(历史学家)

  7月9日在西安逝世,享年90岁

  1931年1月生,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先秦史研究。著有《秦始皇评传》《秦史探索》《怀素草书的研究与欣赏》,撰有《三辅黄图校注》《三辅黄图校释》,主编《司马迁与史记论文集(第1辑)》,参编《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新编》《中国传统文化》等教材,曾任《中国历史大辞典·先秦史卷》编委。

  

  李华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7月29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8岁

  1932年6月生,广东丰顺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著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内容介绍》(合著),合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第二卷)》《社会历史理论》,撰有《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合写)等论文。

  

  屈野(法学家)

  7月30日在昆明逝世,享年95岁

  1925年2月生,云南澜沧人,云南大学法学院教授。长期从事高等政法教育及法学研究工作。著有《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转型》《当代中国老年权益保障:老年法的理论与实践》,主编《法学基础理论概述》《行政诉讼法概论》,编著《中国法理学教学与研究》,撰有《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释义》等。

  

  朱寰(历史学家)

  8月8日在长春逝世,享年94岁

  1926年1月生,辽宁瓦房店人,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世界中古史研究,是中国世界上古中古史学科和研究事业奠基人之一。著有《学思录——朱寰学术论文集》,主编《世界通史·中古部分》《亚欧封建经济形态比较研究》《世界上古中古史》《工业文明兴起的新视野:亚欧诸国由中古向近代过渡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世界古代史》等。

  

  张洪模(音乐翻译家)

  8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1926年2月生,河北沙河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长期从事西方音乐文献翻译工作。译有《俄罗斯音乐家论西欧音乐》《俄罗斯音乐史(十九世纪上半期)》《音乐的体裁与形式》《曲式学》《交响配器法·第2卷》《音乐分析》《论音乐写法》《音调论》《20世纪的作曲技法》《法因伯格论钢琴演奏艺术》《外国音乐名作》(第2册)、《李斯特论柏辽兹与舒曼》(合译)等,编著《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音乐美学卷》《柴科夫斯基》《格里格》。

  

  陈治文(语言学家)

  8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1926年2月生,江苏南通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汉语史研究,在近代汉语词汇研究领域多有创获。著有《汉字常识》《近现代汉语研究文存》《汉字》《文言常识》(合著)、《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合著)等,参与《中国语文》杂志的创刊筹备,《现代汉语词典》词条的审读、修改等工作,在语言学知识的普及与推广、辞书编纂、语言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均有突出成绩。

  

   刘耀(历史学家)

  8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1926年7月生,吉林永吉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参与李新等主编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的编写与修订工作,参与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中国近代史部分编写工作,撰有《试论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太平天国失败后江南农村经济变化的再探讨》等论文。

  

  龚浩成(经济学家)

  8月30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3岁

  1927年2月生,江苏武进人,上海财经学院(今上海财经大学)副院长。长期从事经济学、金融学研究,长期致力于上海乃至全国的金融改革创新。合著有《社会主义金融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合编有《票据学》《2000中国金融发展报告》《加入WTO与中国金融市场》《上海证券市场十年》等。

  

  谭维四(考古学家)

  9月7日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

  1930年4月生,湖南长沙人,武汉大学考古专业的创建人之一、湖北省博物馆原馆长。长期从事考古学研究及博物馆工作。曾主持曾侯乙墓的考古发掘,1979年主持曾侯乙编钟的研究与复制,获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奖。著有《曾侯乙墓》(合写)、《乐宫之王:曾侯乙墓考古大发现》《战国王陵——曾侯乙墓》,主编《湖北出土文物精华》,合编《曾侯乙编钟》。

  

  张世英(哲学家)

  9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1921年5月生,湖北武汉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西方哲学、美学研究。著有《哲学导论》《论黑格尔的逻辑学》《黑格尔的哲学》《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境界与文化——成人之道》《中西文化与自我》《美在自由——中欧美学思想比较研究》《觉醒的历程:中华精神现象学大纲》等,译有《青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主编《黑格尔辞典》《新黑格尔主义论著选辑》等。

  

  徐杰(经济法学家)

  9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1933年11月生,江苏南通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经济法学科奠基人、开拓者。长期从事经济法研究。主编《经济合同法基本原理》《企业法基本知识》《经济法概论》《中国企业法律实务全书》《证券法理论与实务》《证券法教程》《知识产权案例判析》等,合编《经济法学》《经济法教程》《中国与德国——银行法律制度》,合著《中国公司法与公司实务》《西部大开发的法律保障》。

  

  陈才(经济地理学家)

  9月27日在长春逝世,享年90岁

  1931年3月生,黑龙江庆安人,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经济地理学家,中国区域经济地理学科和研究事业奠基人。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著有《区域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区域经济地理学原理》(合著)、《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合著)、《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学科理论与实践》等,主编《世界经济地理》《经济地理学基础》等。

  

  王正泉(国际问题研究专家)

  10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1935年3月生,江苏无锡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长期致力于苏联和俄罗斯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特别是在苏联和俄罗斯政治领域有较深的造诣。著有《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合著)、《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等,译有《国外比较法学论文选辑》(合译)。

  

  孙健(经济史学家)

  10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1925年2月生,山东潍坊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新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创建者和奠基人。长期从事经济史科研教学工作。著有《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经济制度》《中国经济史——近代部分(1840—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中国经济通史》(三卷本)等,编有《中国经济史论文集》,主编《北京经济史资料》《北京古代经济史》。

  

  陈正夫(哲学家)

  10月17日在海口逝世,享年90岁

  1931年9月生,海南文昌人,南昌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著有《朱熹评传》(合著)、《孔子、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合著)、《许衡评传(附许谦评传)》(合著)、《教育哲学与跨世纪教育》《陈正夫自选集》,主编《高校学报学》,合编《中国一百个哲学家》。

  

  周新城(经济学家)

  10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1934年12月生,江苏武进人,中国人民大学首批一级教授、荣誉一级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著有《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理论·历史·现实:关于社会主义及其命运的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论》《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研究》《经济学若干理论问题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经济学的争论》等,译有《苏联经济文献中有计划的价格形成理论的发展》《“共同市场”的农业政策》等。

  

  郭豫适(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

  11月1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

  1933年12月生,广东潮阳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红学家。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著有《红楼梦问题评论集》《中国古代小说论集》《论红楼梦及其研究》《学与思:文学遗产研究问题论集》《半砖园文集》《拟曹雪芹“答客问”:论红学索隐派的研究方法》《郭豫适文集》(4卷本)、《半砖园斋论红学索隐派》,长期负责《古代文学理论研究》集刊的主编工作。

  

  欧阳中石(书法家、书法教育家)

  11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1928年10月生,山东肥城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长期从事书法教学和研究工作,是当代书法学科建设重要开拓者。著有《中国书法史鉴》(合著)、《中国的书法》《书法与中国文化》(合著)、《蒹葭苍苍:欧阳中石自选集》等,主编《书写与书法教程》《学书概览》《中国书法艺术》《文津阁四库全书书画艺术文献汇编》(50册)、《汉字艺术》等,曾获第二届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

  

  左少兴(俄罗斯语言文学研究专家)

  11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1930年7月生,湖南江华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教授。长期从事古俄语和历史语法研究、古代俄罗斯文学翻译工作。著有《俄语的数、数词和数量词研究》,编著《俄语古文读本》《古俄语简编》,编译注释《十七世纪俄国文学作品选读》,译有《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文字的历史》《契诃夫作品集:短篇小说·幽默小品》,合译《历史唯物主义——普通社会学原理》《劳动美学》《俄国史教程(第三卷)》。

  

  桑炳彦(经济学家)

  11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1929年3月生,浙江鄞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译有《苏联国民收入统计问题》(合译)、《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上卷》(合译),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国民经济平衡体系指标概念及定义的比较》《国民经济总产值、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的比较》《关于对中外经济实力比较指数的统计方法研究》等论文。

  

  金鼎汉(印地语和印度文化研究专家)

  11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1930年9月生,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教授。长期从事印地语语言文学、印度文化研究和教学工作。编撰《印地语汉语成语词典》《印地语汉语大词典》(合编)等工具书,编著《印地语基础教程》(合编),翻译《罗摩功行之湖》《虚假的事实》(上卷)等,撰写《中印两国的传统教育与现代化》《〈封神演义〉中几个与印度有关的人物》等论文。

  

  邓子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12月22日在厦门逝世,享年98岁

  1923年6月生,福建三明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理论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长期从事财政基础理论与财政政策、财政与宏观调控理论研究。著有《社会主义财政理论若干问题》《财政理论研究》《财政理论与财政改革》《税种结构研究》等,主编《财政学》《财政与金融》等教材。曾荣获首届“中国财政理论研究终身成就奖”,2019年被授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