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科学活动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和复杂化,这增加了普通民众理解科学知识的难度。4月15日,南非开普敦大学计算力学研究中心主任达亚·雷迪(Daya Reddy)在《科学文化》杂志上刊发文章称,科学进步与普通民众及社区活动密切相关,是一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让更广泛的大众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具备更高的科学素养,将对人类社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针对学界如何更好地承担起提升民众科学素养的责任这一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积极提升民众科学素养
雷迪认为,科学进步常与未知相伴,这些充满未知的问题可能会对传统文化和规范造成一定的冲击。当民众理解了科学知识的产生背景、过程和细节时,他们才能更快作出正确的判断,打破对未知的恐惧和担忧。在这一过程中,科学家应承担起传播科学知识的重任,让民众有机会参与科学研究,进一步扩大知识生产和应用的范围。当科学家与民众建立起有效互动时,科学成果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并以最合乎道德的方式赢得民众的信任。
美国俄亥俄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丹妮尔·达尼(Danielle Dani)对本报记者表示,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科学知识生产及其价值有充分的理解和认知。此外,它还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描述、解释和预测自然现象,包括一个人能够阅读并理解报刊上关于科学的文章,并能参与其中进行讨论。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可以认识到国家和地方决策背后的科学因素,并科学地表达自己的立场。一个具备科学素养的公民能够根据科学信息的来源和产生信息的方法来评估科学信息的质量。
经合组织将科学素养定义为“公民参与科学相关问题和理解科学的能力”,并列举了具有科学素养的人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使用科学和技术概念解决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作出负责任的决定;权衡各种选择可能产生的后果,采取负责任的行动;可以为科学和技术提供解释;对自然和社会充满好奇。从这些特征来看,提升民众科学素养对推动社会进步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有效传播科学知识
国际科学理事会在2020年发布报告称,科学素养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不仅可以造福本国,也能有效解决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产生跨越国界、跨越世代和跨越人群的利益。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播科学知识,有哪些好的传播路径和方法?达尼表示,目前,学术界主要通过学术期刊和专业的编辑人员传播科学知识。这是因为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系统性和复杂性,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对科学知识的传播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并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差别化传播,最终让不同类型的人群获得准确的科学知识。此外,随着数字化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网络平台也成为科学家与民众沟通、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与传统媒体相比,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所具有的及时性、广泛性、灵活性可以让科学知识的传播更便捷。同时,社交媒体的开放性特征有利于学者与民众的双向接触,建立互信和理解。而且,提高民众科学素养程度有助于提升国家治理水平。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大气、海洋和地球科学学院教授罗伯特·哈森(Robert Hazen)认为,民众应该具备正确识别网络平台上科学知识的能力。他提到,民众参与科学活动以及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当代社会环境和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关联。当前,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在获得更多信息的同时,也更容易受到网络上具有偏见性的虚假信息的欺骗。当越来越多具有误导性和偏见性的信息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后,就会让人们对科学和科学家产生误解。传播那些不以证据为基础的信息不仅会威胁科学进步,还有损科学的价值以及社会福祉。因此,学者们要时刻保持警醒,公开驳斥反科学行为,大力倡导科学的价值和方法。学界应保持科学研究的透明度,坚持与民众进行有效沟通,创造良好的科学氛围并推动社会进步。
共同推动科学进步
在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教育科学中心教授杰克·霍尔布鲁克(Jack Holbrook)看来,对科学的信任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他表示,科学家要遵守科学价值观,在研究工作中秉持正直和诚实的态度。不可否认,当前学界存在一些学术不端现象,影响到科学研究的社会声誉。学界也一直在努力避免这些学术不端现象的发生。据相关调查表明,学术不端现象其实在全球所占比例非常低,而大多数学者都具有相当高的科研水平。
霍尔布鲁克还提到,民众科学参与程度在不同国家表现不同,中高等收入国家民众参与比例高于低收入国家。就提升民众科学素养问题,高校应承担更多责任,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探索性思维,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高校还应该鼓励学者多与媒体建立联系,创造更多传播科学知识的机会。
提升民众的科学素养需要个人、学界和决策者共同努力。霍尔布鲁克认为,民众只有在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后,才能在应对突发事件(如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公共事件(如气候变暖)时作出正确判断,更好战胜危机与挑战。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复杂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国政府应把提升民众科学素养放在优先位置,持续推动科学进步,更好造福人类社会。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