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华典籍外译中的语言现象
2021年02月09日 08:5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2月9日第2108期 作者:赵彦春 邝旖雯

  世人常叹中华典籍难译。先哲思想之精深确为译事之难,但译不达意往往不在于古言之晦涩,而在于译者对语序结构的认识过于片面,终致译文出现意义的混乱、思想的无序。且看《道德经》译本里的典型案例。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提及“道常无名”,众多读者甚至研究者都将其误解为“道永远是无名的”。英国汉学家理雅各将其译为“The Tao, considered as unchanging, has no name”,辜正坤将其译为“The Tao is nameless for ever”。两家译文在字词上看似对应,但是译文已与原文相悖。《道德经》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见,“道”是有名的,《道德经》中也切实表明“谷神”“玄牝之门”“天地根”“无”“大”都是道的别称,并且“道”本身也是“道”名,怎能说“道永远是无名的”呢?对《道德经》的误解使经典荒诞不经。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翻译现象,问题的根源在于译者拘泥于字词而忽略了语序的灵活性,对汉语言语法缺乏充分的认识。从形而上学的普遍语法层面讲,“无”这样的否定词在结构上无所谓前后左右,而在自然语言中它或处于被操作成分的前面或后面,或插入其间,或首尾并用。汉语一般将否定词置前,如“无”与“常名”的关系可以组合为“无常名”。但不尽然如此,否定词也可插入“常名”之间,即该例中的“常无名”,现代汉语的“知不道”“睡不着”也属此列。河上公版《道德经》对“道常无名”的注释也为明证:“道能阴能阳,能驰能张,能存能亡,故无常名。”故此,正确的译文当是:“The Word has no constant name”。

  这并非否定词中缀的孤例,还有“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之类。我们自然不能理解为“菩提本来没有树,明镜也不是台”,这于文理不通。但如能明白否定词中缀的用法,就能将意思理顺——“本无菩提树,亦非明镜台”。“菩提树”“明镜台”作为名词由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得以确认。

  语无定序,并不是指汉语言的语序毫无章法,而是指汉语语序并不是单一的。就短语层面而言,汉语被认为是中心语加缀其他成分的语言(中心语是被修饰、被限制的语义核心部分),如“美丽的花园”这类偏正结构就是中心语附加了“美丽的”这一成分。实际上,与中心语相对的非中心语就有前缀、后缀、中缀、环缀四种形式。

  前缀是将修饰词、限制词置于中心语之前。这种现象虽然普遍,但当它固化为意义联结紧密的专有名词时,往往为人所忽略,致使翻译后扭曲了语义。以“后羿”为例,后羿本名为羿(或言善射者),而“后”字为一人一口发号施令,引申为君主。因此后羿中的“后”是用以说明羿的地位,为前缀用法,根据还原性的编码译文可以是King Archer。

  我们且定点考察古汉语中的“子”——有四种加缀方法。“子路”“子贡”这些人名中的“子”与前文的“后羿”一样属于前缀,可译为Sir Road、Sir Offer。“子”用于后缀的现象最常见。所谓后缀是指将修饰语或限制语置于中心语之后。如“庄子”“管子”等专名,“子”既为名的后缀,体现的是人的社会地位,那么自然可以独立成词,所以依据还原法可译作Sir Lush、Sir Tube。

  中缀是将非中心语内嵌到中心语中间的词法现象。如《庄子》里的“南伯子綦”,南伯为复姓,綦为名,子指示身份地位,是典型的“子”嵌入中心语“南伯綦”的用法。

  环缀是指中心语的前后都有词缀。《墨子》里出现的“子墨子”,《庄子》里的“子桑伯子”堪为代表。“子”在此既缀前也缀后,其功能都是用来描述中心词,表示一种尊称。

  以上根据中心语加缀的方法,我们不难发现关于“子”就有四种加缀现象,即前缀如“子路”、后缀如“庄子”、中缀如“南伯子綦”、环缀如“子墨子”。

  据此,我们很容易辨别类似的语言结构,比如在唐代,人们习惯将家中排行嵌入姓名中,如“武十七谔”。类似还有将地名嵌入姓名中的现象,一般用于一方长官的称谓,如“韦南陵冰”,即“韦冰,南陵县县令”。

  综上,汉语结构的灵活性可见一斑,这可以作为我们理解汉语词法乃至句法结构的支点。汉语语序的灵活性不局限于词法层面,句法层面亦如此,我们不能将汉语简单地概括为主—谓—宾结构型。如下例:你去哪里?你哪里去?哪里去你?这三句分别呈现出主—谓—宾、主—宾—谓、宾—谓—主三种语序结构,成分位置发生了变换,但语义内容没变。可见,汉语重语感、重变通。一些句子看似“非逻辑”,其理解和表达实则依靠语义内在的逻辑来完成,如以下三句:庙里住个和尚;家里来客了;王冕七岁死了父亲。这三句的主谓顺序完全相反,但没有人认为“庙”“家”“王冕”是施事者,读者或听者能够将意思自行理顺。

  当然,这不是汉语独有的现象,西方语言亦是如此,如经常见到的谓语前置、定语后置等现象。汉语词法和句法的灵活性符合普遍语法的设定,英语或其他语言亦可印证。

  道常无名,它玄之又玄,变幻无穷,但它又可观可感。语言与它何其相似。语无定序,我们认为语言成分的前挪、后置、内嵌、外镶是普遍的语言现象。现有的典籍外译中,还有很多因译者对语言句法认识不足导致误解、误译的情况,这些误译既不能在语篇内自圆其说,还将影响到优秀思想、文化的传播。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揭示并强调汉语结构的特点,让本就符合普遍语法原理但甚少人关注的语言现象重新回到研究者的视野中来。而就翻译而言,最终要吹散译者眼前的语言迷雾。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