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散文研究现状与创新路径
2023年07月10日 09: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7月10日第2687期 作者:周红莉

  生态文学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欧美,90年代传入我国的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思潮。从文体上看,国外的生态文学多以美国生态文学为标杆,影响深远的作品几乎全是散文。例如,被称为美国最有影响的自然文学作家的梭罗,凭着散文集《瓦尔登湖》成为美国文化的偶像;久负盛名的利奥波德《沙乡年鉴》、奥斯汀《少雨的土地》、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艾比《大漠孤行》、迪拉德《汀克溪的朝圣者》等,都是长篇散文或散文集。

  国内的生态文学在散文创作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出现了苇岸《大地上的事情》、徐刚《大森林》、梁衡《树梢上的中国》、陈启文《大河上下》、李存葆《最后的野象谷》、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韩少功《山南水北》等散文作品。此外,《人民文学》《草原》《滇池》《西部》《广西文学》《黄河文学》等杂志纷纷设置生态散文专栏,《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开设“生态随笔”栏目,《钟山》杂志刊登陈应松的“神农野札”,《作家》杂志连载胡冬林的《山林笔记》,河南人民出版社策划的“绿水青山生态文学书系”(2019),冯秋子编的《泥土就在我身旁:苇岸日记》(上中下,2020),李青松主编的《中国2021生态文学年选》等,体现了中国生态散文创作的蓬勃态势。这些散文构筑了中国生态文学的当代图景,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文学领域的鲜活反映。

  理论话语建设有待推进

  与中国生态文学创作的繁荣局面相比,国内的生态文学研究总体上还较为薄弱。就专著而言,目前较有影响的有鲁枢元《生态文艺学》(2000)、曾永成《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2000)、程虹《寻归荒野》(2001)、王诺《欧美生态文学》(2003)、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2003)、汪树东《生态意识与中国当代文学》(2008)、程相占《生生美学论集:从文艺美学到生态美学》(2012)等。这些成果受西方特别是北美的生态批评影响较大,侧重于从文艺学角度展开研究,具有一定开创性。此外,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的“文化现代性与生态文学前沿丛书”(2010),收录了吴秀明等著的《新世纪文学现象与文化生态环境研究》、斯炎伟编选的《中外生态文学评论选》;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文化自信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丛书”(2018),收有汪树东的著作《天人合一与当代生态文学》,主要研究当代生态文学与“道法自然”生态传统的多向度关系。就这些著作的理论背景而言,它们受利奥波德的“生态中心论”思想、阿伦·奈斯的“反人类中心主义”理论、施韦泽的“敬畏生命论”、泰勒的“生命中心论”等影响较大。

  在生态散文研究方面,陈剑晖、丁晓原、王兆胜于2020年策划了“散文与生态文明丛书”,研究中国散文创作中的生态意识和文明意识,包括古代散文与中华生态文化、生态散文视域下的现代文学、中外生态散文与生态美学等内容,在国内有引领风气之功。此外,杨文丰《生态散文写作的若干问题》(2020)一文影响较大,直指生态散文的内涵、求真等问题。近年来,学位论文也开始以生态散文为选题对象,主要研究新时期以来生态散文的创作特色、文体价值等。其他相关研究散见于《文学报》“生态文学新观察”、《光明日报》“生态文学面面观”、《东吴学术》“散文研究”、《美文》“散文观察”、《创作评谭》“生态文学评辑”等栏目,以及《文艺报》《雨花》《长江文艺》《绿叶》等报纸杂志。在这些研究中,有物性(植物、动物、器皿)、灾害(水、土、木、疾病)、自然(地域生态、人地关系)等生态意象或主题研究,有苇岸、刘亮程、徐刚、张炜、韩少功、李存葆、胡冬林等作家作品个案研究,也有西方生态文学与中国生态和谐思想比较研究等,推动了国内生态散文研究的发展。

  从整体上看,中国生态散文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研究成果往往套用西方生态文学批评理论解读中国本土经验与散文创作现象,尚未将西方的生态文学批评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融会整合到一起,也没有建构起自己的理论话语。尽管不少研究者力图建设本土生态理论,但常常脱离具体的散文文本,简单地将国内外一些学者的生态观念运用到散文领域,较少反思和审视生态散文的存在之由、变迁之故,对生态作家的价值立场、生态散文的文学史意义和社会效应,以及生态散文的政治性、审美性、自主性之间的关系问题,缺乏深入而令人信服的研究。

  研究需兼顾学理性与现实性

  如何研究当下蓬勃发展的生态散文,是学界面对的重要课题。在全景式扫描当代生态散文创作的基础上,立足当下性与时代性,展开多层次和全方位研究,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第一,需对相关学术概念做出清晰准确的界定。“生态”是一个复杂多义的词,“生态散文”也是一个较难定义的术语。学界对什么是生态及生态与非生态、生态与环境、生态与生态学等的关系缺乏清晰的梳理,对生态文学、生态散文也缺乏必要的界定,这反映出生态散文研究中理论话语建设面临的问题。因此,对“生态”和“生态散文”两个概念做出准确概括和说明极为重要,这也是生态散文研究首先要解决的理论难点。

  第二,在学术视野上,可立足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与国外生态文学思想,综合考察中国当代生态散文。研究中需做到论从史出、阐发幽微,从古今中外不同的生态资源和思想语境出发,深入探讨当代中国生态散文的发生、演变和特征。既要对生态散文发展演变进行宏观考察,也要对生态散文文本做细致解读,发掘其时代价值和文化意义。书写“大地道德”的苇岸、“极目环球苍生”的王瑛琦、描绘“大河遗梦”的李存葆、“率先把文学即人学转而成为人与自然之学”的徐刚、被称为“中国离野生动植物最近的作家”的胡冬林等,都是当代优秀的生态散文作家,其作品均需置于宏阔的生态思想背景中才能得到恰切的分析和阐释。

  第三,在研究取向上,要着力挖掘生态散文的现实意义,凸显出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生态散文是因应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而生的,所以对其展开研究,就不能局限在文本层面,而需要揭示出其与现实的紧密关联。研究者一方面需要以现代批评视野,探索并反思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现代文明的发展逻辑,深入探讨生态散文在介入现实的同时如何兼有深刻的批判性和独特的诗性等问题;另一方面需要从多个维度思考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在此基础上评估和分析当代生态散文的艺术样态与思想内涵,阐明其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

  第四,在实际研究中,要将当代生态散文研究与中国生态环保故事联系起来。在中国生态环保事业中,涌现出大量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当代生态散文对这些故事做了深情描绘和艺术化呈现,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深度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因此,当代生态散文研究不是单纯的文体研究或文类研究,而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这个重大时代命题的学术回应。归纳当代生态散文书写自然、社会、人的种种策略,揭示其时代性、现实性特征,对如何讲好中国生态环保故事有重要启示意义。

  概而言之,总结中国当代生态散文的研究现状,探索其创新路径,是为了展现当代生态散文在介入中国现实、书写中国故事时的价值和意义,也可以为更好地讲述中国生态建设经验、推进中国生态散文创作提供可资借鉴的参照。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当代生态散文研究”(22BZW16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中文系)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