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文化传播的情感面向
2021年12月20日 09:4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2月20日第2312期 作者:王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传播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关于文化传播的理念、策略和路径,学界和业界近几年经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已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围绕这一论题,在全方位认识和把握全媒体时代的传播生态特征时,我们还需关注一个方面,那就是文化传播的情感面向问题。在当前的文化传播中,注重强化情感要素的表达、转化和引导,已成为新的趋势,也为文化深入有效的传播提供了更开阔的思路和更多样的可能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研究的不断推进,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发生衍变,文化与大众的日常生活、社会交际、生产消费等交相融汇。因此,人们对文化的关注也就不限于理性的概念层面。在信息被消化提升至认知层面的理解接纳之前,文化的公共传播首先面对的是受众/用户的情感层面,引发其对传播信息发散性的、“非理性”的反应。在全媒体时代,信息体量极大,传播速度极快,情感因素对传播效应的影响,在传播—接收—反应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传统观念和学术研究把情感与理性作二元对立的区分,将情感划分在人类智识活动之外。但随着现代学术研究范式的不断突破和更新,文化人类学和认知心理学都对情感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展开了深入研究,认为情感也是一种认知过程,是社会和文化的建构要素之一,有其自身内在的衍生、转换逻辑和发展历史。

  在传统的大众传播时代,传播以固化、单向度的方式进行,传统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一方面占据了稳固的传播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也对信息进行筛选,确保传播议题的属性相对固定:公共性、重大性、主流化、理念化。其中,情感因素尤其是对个体化情感的观照虽未缺席,但处于某种退而求其次的位置。

  发展至全媒体时代的公共传播,传播生态已然发生质的改变。新媒体诞生后,传播主体的构成空前复杂,从主流媒体到个体的社会成员,都可在信息发布和传播链条中占据一席之地。匿名化、低门槛的网络信息发布机制使公共传播中的议题极大丰富,也极为分散,呈现出一种富有生命力而又众声喧哗的状态。不可否认,全媒体时代的公共传播日渐出现一种趋向,那就是传播的关注重心从内容转向流量,从重“质”转向重“量”。在这种复杂而又快速多变的公共传播生态中,情感要素被凸显出来,受众/用户的情感体验和反应也开始在传播过程中发挥越来越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因此,文化传播必须重视对情感面向的把握,有的放矢地在这一层面发掘能够落地的传播策略。

  全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已然全面渗透进每一个人所面对和置身的公共空间及私人领域。受众/用户面对传播中不停流动往复的信息流,在接收—反馈—互动—再传播过程中的情感面向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审美快感,可细分为感官愉悦和带有审美性的情绪价值。感官愉悦是人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审美认知和趣味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李子柒和她的田园系列视频之所以受到持续的热切关注和赞赏,正是由于她将乡村田园生活的恬淡雅静以具象化方式呈现出来,契合了当代人对传统乡土田园生活的浪漫想象和向往,视听元素的精致与意义内涵的美好融为一体,可以让人在观赏中体验到舒适的感官愉悦。当下,媒介融合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强大,经由其制作、传播的信息可为受众/用户提供视、听、VR动态仿真等多方位综合体验的感官愉悦。而带有审美性的情绪价值则与当代人的生存境况息息相关。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与变化,不可避免地带给社会成员更大的压力。在承担压力的同时,人需要情绪层面的缓释和宣泄。无论是社交软件的风行不衰,还是短视频平台的强劲发展,抑或网络购物渠道的便捷强大,都可为受众/用户提供带有审美性的情绪价值。有鉴于此,在文化传播中,要主动提供更加立体多维的审美快感,有效发挥全媒体传播的强大技术优势,将文化信息以赏心悦目、沁人心脾的方式,传递至受众/用户,使他们真正看到、听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愉悦和美好。

  二是文化互动。全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可在很大程度上突破客观的时空局限,同步且无边界阻碍地进行“发布”。于是,特定的传播“氛围”或“仪式感”也就经由发达的技术手段得以轻而易举地实现,继而引发全民性的积极文化互动。比如,以往影视作品的传播,观众都是单向度的接收,即使能进行有限的反馈,也是远滞后于作品自身的发布过程,且对作品的后续传播无法产生太大影响。但今天的观众可使用弹幕进行实时互动,获得“聚会”化的参与感,也可借助社交平台进行主观指向鲜明的评述打分,甚至形成某种风潮,一定程度上能直接影响作品后续传播的效果。在全媒体时代,实时性、跨地域性、主题性和社区化的信息互动,为文化的有效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借助全媒体传播的强大影响力,不断加强公众的文化参与和互动,弘扬主旋律、正能量,是促进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三是情感认同,可细分为情感共鸣和情感共同体的归属感。在信息传播、交换过程中,引发情感共鸣是快速拉近传播主体与受众/用户心理距离的“捷径”。以此为突破口,文化理念层面的传播就可以避免“对空言说”,而直接触动受众/用户的敏感点,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传播效果。情感共同体是指基于某一具有共同特征或共通性的客观情况、条件或主观认知、审美趣味,可通过心理归属感和情感链接引发共鸣的群体。全媒体时代传播技术发达,抱有不同诉求的受众/用户,都可在当今的公共传播中找到契合各自需求的情感共同体。唤起受众/用户对特定情感共同体的归属感,使其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对传播议题和内容进行支持、拥护、发散和再传播,是促进文化传播的有效路径。对于社会性、时代性的文化传播宏大议题,要充分激发公众的情感共鸣,引导其为文化传播贡献力量。

  全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具有新的时代特点,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对情感要素的重视、对文化传播情感面向的精准深入把握,是促进文化传播有效进行的重要路径。与之相应,在文化传播的策略研判和路径选择中,也可据此探寻更为契合新型传播特征的创新点和开拓点。

  (作者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东岳论丛》编辑部)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