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抓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4年03月21日 14: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3月21日第2857期 作者:辛勇飞 王超贤 颜蒙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和关键路径,而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共同指向与必然要求。从基本规律层面系统厘清新型工业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寻找更优路径和策略提供理论支撑,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壮大。

  抢抓变革机遇是必然选择

  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跃上新台阶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后半段,连续14年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也面临一系列新的发展瓶颈。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有利于在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元宇宙、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新能源等新产业、新赛道的同时,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突破经济发展瓶颈,打开增长空间,在新的更高水平上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

  推动我国工业成功追赶、实现由大变强的必然选择。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奋斗,我国已进入深度追赶期,正谋求在关键装备、核心器件、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领域建立竞争优势。特别是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入加速期,产业发展范式、主导逻辑、竞争格局等发生着深刻调整,为后发国家工业追赶创造了大量新路径、新机会。近年来,我国果断抓住产业绿色化转型的历史机遇,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汽车制造领域加速追赶。

  应对激烈大国竞争的必然选择。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不是简单地提高制造业产值和比重,而是推动数字技术、绿色低碳技术等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积极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与此同时,我国已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部分关键领域形成先发优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能力和条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这就要求我们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抓手,不断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坚持以“两纵一横”为抓手

  从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角度来看,新时代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可以概括为“两纵一横”的发展模式。其中,“两纵”即数字化和绿色化,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推动形成的新型工业化两大新引擎,“一横”即自主创新这个底层动力和“元路径”。

  以数实深度融合为战略主线,开辟工业发展新优势、由大变强新路径。我国正是抓住了信息化革命成熟期的机遇,实现了数字经济跨越式发展,数字化已成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孕育壮大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从这个角度看,以数实深度融合为主线推进新型工业化,不仅是一项具体工作任务,更是贯穿全局的战略主线,必将推动我国从源头打造新优势、加快稳固工业基础、以更高效率稳住发展动力,为实现工业由大到强开辟新路径。

  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历史契机,走出工业可持续发展、由大变强新路径。绿色化不仅是工业化的约束条件,更是改变产业发展范式的又一重大机遇,不仅直接催生了可再生能源、能效技术、碳汇技术等前沿技术,还倒逼许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鉴于绿色低碳发展呈现出需求拉动的特征,因此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把握能源变革、产业动力变革中的换道契机,牵引更多产业追赶突破,并在新技术产品研发、新规则标准制定等方面抢夺更多主导权,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开辟新战场、拓展新空间。

  以自主创新为根本动力,走好工业创新驱动、由大变强的“元路径”。先进制造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依赖越来越强,远超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主导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一国实现成功追赶的决定作用也越来越强。此外,自主创新也是我国破解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产业效率不高、先进制造业竞争力不强等深层难题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加快完善有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为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持久动力。

  多措并举助力新型工业化

  加快数实深度融合。一方面,稳步推动数字化转型规模普及。在供给端,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培育壮大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建立健全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服务体系,降低转型壁垒和成本,切实解决好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不愿转”“不敢转”问题。在需求端,面向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园区和产业集群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分类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支持发展数字化新模式、新业态。另一方面,引导领先企业加快智能化升级。以通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场景应用为牵引,聚焦重点行业和产品,统筹布局通用大模型和垂直领域专用模型,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在供给侧,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绿色低碳产业。推动重点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系统布局面向绿色低碳的关键性技术、“卡脖子”技术、颠覆性技术,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并拓展绿色技术创新版图,打造更多以“新三样”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产业新高地,培育壮大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在需求侧,稳步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分行业、分地区、有节奏地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产业节能低碳改造,完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着力构筑循环工业体系,稳步扩大绿色消费市场。在基础支撑上,筑牢绿色低碳发展的保障体系。加快建立覆盖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的系统推进机制和部门协同机制,以及服务绿色发展的资本、人才等要素支撑体系,统筹推进碳捕捉利用封存、储能等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完善我国碳定价机制。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一是统筹推动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完善“揭榜挂帅”等激励机制,尽快推出一批战略性标志性产品。二是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在企业布局建设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着力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企业。三是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优化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和布局,在关键领域建设一批试验验证平台和中试平台。加强重点产业专利布局和运用,深化国际标准化交流合作。加快检验检测、计量测试、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科技中介组织。

  (作者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