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系统性生产力理论,不仅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也是应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更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马克思深刻指出,物质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及其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除了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外,生产力应当由“劳动过程的进行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所决定,主要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并列存在的五大要素。马克思提出了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和决定因素,但并没有系统地考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由科技创新引领的系统性生产力理论,并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
首先,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刻揭示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即“技术革命性突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发展出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和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进一步强调了马克思所说五大要素中的“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
其次,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其他生产力构成要素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一是科技创新塑造新的劳动者,促进“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创新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以攫取剩余价值为目的,人被视为与“自然力”一样的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通过生产关系变革创造出更多创新性劳动者,而新型生产关系的形成需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通过教育变革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巩固和加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使劳动者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片面的人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全面的人发展。二是科技创新塑造新的生产方式,推动“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优化跃升,实现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三是科技创新开发新的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促使“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大幅提高,从而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四是科技创新发展了新的“自然条件”,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强调主导企业生产力的跃升,还重视产业的深度转型。企业在经济循环中形成的前后向联系构成了产业和产业体系,而“一个工业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会引起其他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意味着企业的科技创新在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改造传统产业,通过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升级,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加速形成。
有效应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生产力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阶段性变化的。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特定的生产力总是与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生产力与社会发展阶段的转化也是相互促进的,决定着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历史演进。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推动了“新的生产力的获得”,随之改变生产方式及其相应的经济关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应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强调,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坚持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再到“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提出归根到底都是要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尽管供给和需求两侧都面临问题,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这就集中表现为标准化的供给体系不适应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结构的问题。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明确了问题的关键在供给侧。只有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促进生产力体系的整体跃升,才能更好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从而破解供给体系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根本问题。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选择。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始终走在科技创新前沿。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中国科技创新已从“追赶者”转变为“并跑者”,正向着“领跑者”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就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由此敏锐地预见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为中国和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正如列宁所说,“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的东西”。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提升综合国力、加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旨向。
着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经济发展是一个非线性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高质量发展正是习近平总书记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和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出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马克思认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生产力的具体形式决定了特定社会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因此,高质量的发展需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任务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变革供给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中,创新即“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这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通过技术和组织创新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不断地驱使劳动生产力向前发展……以致……整个社会只需用较少的劳动时间就能占有并保持普遍财富”,“从而,人不再从事那种可以让物来替人从事的劳动”。二是通过产品创新丰富人的需要,“发现、创造和满足由社会本身产生的新的需要”,“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发展新质生产力旨在将产品创新、技术和组织创新以及由此形成的新产业体系联合起来,进而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解决方案。
在产品创新层面,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助于提高有效需求。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消费的“羊群效应”消失,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为积极应对消费需求新变化,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量子技术、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正在我国加速发展。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扩大有效需求,打通制约国内经济循环的卡点和堵点。
在技术和组织创新层面,技术突破性变革和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带来企业生产方式变革,推动实现高水平供需良性循环。在注重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提升有效需求的同时,也需要以技术和组织创新改造传统产业,持续推动自主可控、高质量的供给体系构建。一方面,我国关键核心技术仍面临“卡脖子”困境,中高端产品供给遭遇瓶颈,因此需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新型举国体制下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另一方面,大规模生产方式难以实现低成本、小批量、多品种的灵活生产,无法适应不断升级变化的消费需求,因此需要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实现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提高企业的创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和产品服务质量。其中,龙头核心企业可剥离非核心业务,专注关键部件创新与品牌经营,实现精益生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攻子系统研发创新,协作企业采用大规模生产方式负责批量生产,由此形成大规模生产与消费者定制相结合的“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更好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在产业体系创新层面,企业适应社会需求和技术变革进行组织创新,在购买、生产、销售的循环与周转中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关系,构建由数字技术驱动的、开放的组织生态系统。也就是在产品、技术和组织创新的基础上,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通过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业务流程再造,建立起前后关联、动态整合的多层次生态系统。在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扩大有效需求的同时,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帮助市场主体重构组织模式,龙头核心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结成供给联盟,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并利用数字技术将协作企业纳入这一生态系统,使协作企业根据物联网平台的需求信息迅速开展大规模生产。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之间由此建立起动态配合的技术经济联系,技术创新带来的生产力提升扩散到商品生产的各个领域,最终形成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立意味着企业间分工的深化与企业内组织效率的提升,直接带来不同层次企业利润的增长与劳动者收入的提高,进而提高政府税收。企业利润、政府税收再次通过投资行为转化为生产力,劳动者收入通过消费行为转化为有效需求,最终在全社会建立起产品有市场、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的高水平供需良性循环。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