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生命力
2021年06月30日 09:5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6月30日第2197期 作者:[意大利]弗朗切斯科·马林乔/李凯旋译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意大利共产党人对中国共产党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能力赞叹不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部值得深入研究的政治文化思想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取得新的伟大成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中国的繁荣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各地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交流,这是中国共产党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的巨大贡献之一。

  一部伟大的政治文化思想史

  翻译不仅仅是将词汇和语言通过一本词典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翻译的更为复杂之处在于将一种语言概念体系下的思想转换到另一文化体系,并同时引入新的概念。因此,当西方人发现在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中的“矛盾”一词,在中国被翻译为由古代兵器“矛”和“盾”组成的词语时,就会对其中包含的文化意义感到惊讶。“矛盾”这个词与一个古老传说故事有关,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个自称能够同时锻造无敌长矛和不可穿透的盾牌的铁匠:如果两个同时手持矛和盾的战士在战场上相遇,就会产生矛盾,因为他们都很难击败对方。在阅读此类语义解释时,带有西方文化背景的共产党人,经常沉浸于开悟的意识之中。

  毛泽东同志关于矛盾的论述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他在中国的土地上播撒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种子,这种思想又因中国几千年文明的滋养而变得更为丰富。正是通过这方面的思考,意大利共产党人充分认识到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部了不起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作品。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创新,坚守了中国的精神和物质特征。笔者认为不仅要通过中国文化的视角来解读马克思主义,还要借助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解读中国历史,如此,人们才会更清醒地认识到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必要性。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十月革命了解并接受了列宁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号召——“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民族复兴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基础。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将继往开来,继续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巨大贡献。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演进的,并根据国家的物质和精神的变化对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原理持续进行创造性应用。这种持续的发展代表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中国共产党本质特征之一。这与中国共产党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改革的能力结合了起来,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是其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改革实践的统一

  改革开放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改革实践的完美统一。改革开放作为一种探索,既是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具体现实中的应用,代表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是中国继续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保证。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和政党本身的改革,那么剩下的只有贫困,这就远离了共产主义的历史目标。自我改革,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坚持以人为本且在所有活动中实现全面领导的必要条件。因此,有一条红线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接受和本土化的过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每个阶段都恰好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思想的发展,丰富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起来的概念,并适应了中国的特定国情。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实现的跨越,是西方在过去几个世纪才完成的。今后,中国共产党依然会全面坚持有益的理论,重视有价值的实践经验。

  中国共产党促进马克思主义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研究总结前人经验。正是中国共产党的这种认识,解释了为何如今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且最活跃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其以世界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科研机构数量和成果也在不断增长。这种推动思想活跃起来的方式,为世界各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经验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互鉴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具备理论创新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如今,要全面重新评价社会主义的历史,首先应充分考虑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我们看到,中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中国共产党依然拥有强大力量与活力。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为中国提供了一条新的解放和进步之路。与此同时,中国通过观念的建构以及一代又一代党员的牺牲和成就,也深刻地改变了马克思主义,丰富并振兴了马克思主义。

  (作者系意大利新丝路促进会会长)

  (译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责任编辑:宗悦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