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06月30日 09: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6月30日第2197期 作者:[斯里兰卡]瓦吉莎·古纳塞卡拉/秦振燕译

  “双循环”指的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被认为是中国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关键。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新发展格局。这将成为中国应对后疫情时代的行动指南,有助于中国更好地与世界接轨。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已采取扩大内需和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战略,这表明中国更加注重内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提高生产力水平作为其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因此,研究中国如何在提高人民收入、提升教育水平等现实背景下,通过“双循环”模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夯实生产力的理论基础

  人类社会对生产力的关注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力是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如何将人类劳动与基础设施、工具、技术等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力水平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概括。不断提高的生产力水平与落后的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会愈发严重。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矛盾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社会性的排斥和打压,资本家通过控制企业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又从出售工人生产的商品中攫取利润。换句话说,就是工人的生产劳动被资本家占为己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出现无序竞争和生产过剩等问题,这些问题又造成各种形式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将资本主义推向垄断,越来越少的资本家控制着越来越大的企业、机构,甚至整个行业。随着这些危机的加深,垄断成为提升社会生产力的重大障碍。

  恩格斯在其著作《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将这种资本的过度集中描述为一种破坏生产力的机制。他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法引导生产力持续提升。与此同时,他也认识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迫使资本主义对其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从而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虽然该理论表明资本主义具有一定的自我纠正危机的能力,但历史证明,这一过程并非如此简单。帝国主义迫使欠发达国家始终处于低生产力水平社会。这就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的情况。毛泽东在其著作《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的主要目标是结束中国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屈辱历史,核心目标是打败帝国主义。毛泽东认为,应当号召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所有力量支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因此,要充分调动、支持和团结一切有利因素,形成革命统一战线。秉承毛泽东的这一指导思想,新中国对本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和规范。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所倡导的是通过实施市场化改革,在保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国有企业主导地位不变的前提下,调动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新中国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保护与改造是现实因素作用的结果,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中国经济落后、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相结合的科学产物。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真理解、真诚态度和科学方法,使新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

  “双循环”模式大有可为

  “国内大循环”是“双循环”模式的基础与核心。从本质上说,这需要各级政府采取政策措施,扩大国内消费,保障供应链畅通。当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拥有14亿消费者,其中4亿人来自中等收入阶层。这表明,国内大循环是合理、可行、大有可为的。

  中国的经济规划力图激活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活力,消除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障碍。这将创造一个更高层次的动态均衡,其中的核心是加强生产创新。以中国农业为例,进口肉类仍占该行业很大一部分份额。然而,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将引导更多投资进入肉类的研究与生产,这不仅会使中国减少对肉类进口的依赖,也将提高中国农民的收入。

  然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格局走向“封闭”。中国将努力促进内外需求、进出口贸易、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协调发展。未来,中国将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强调规则化和透明化的监管模式,以及营造更加符合国际规范的营商环境。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中国也正努力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转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市场。

  中国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新理念开启了中国经济现代化体系的新篇章。虽然中国重视国内需求,但也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已超过中美、中欧的贸易额。新发展模式将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制造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实现更高的附加值。一个世纪前,当今天的主要发达经济体进行工业化时,都采取了独立自主和自给自足的典型策略,不仅如此,它们还实施了高关税政策和贸易保护主义。相比之下,中国的发展则依靠多边主义和全球合作,因此,其发展成果也将惠及更多国家。

  (作者系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研究生院客座讲师、斯里兰卡社会科学家协会会员、斯里兰卡教育委员会全国教育政策框架指导委员会委员)

  (译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责任编辑:宗悦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