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大家小传
2020年09月30日 09: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30日总第2022期 作者:

  郭沫若(1892—1978)

  研究甲骨文、金文,编著《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古代铭刻汇考》《殷契粹编》等,开创了以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新路径。代表作《青铜时代》。

  李济(1896—1979)

  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诠释考古资料,不以中国的地理范围限制中国考古学的研究领域,主持河南安阳殷墟发掘,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史。代表作《西阴村史前的遗存》。

  梁思永(1904—1954)

  通过后冈遗址的发掘,第一次从地层学上判定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解决了中国考古学上的这一关键性问题。引进传播了现代考古学的方法,使之切合中国国情与文化传统。代表作《小屯、龙山与仰韶》。

  夏鼐(1910—1985)

  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中国现代考古学奠基人之一。他的卓越学术成就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产生深远影响。

  其名作《中国文明的起源》,澄清了以往对文明概念的模糊认识,明确了解决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方法与途径, 以及探索的对象与范围,初步解决了中国文明的形成问题。

  苏秉琦(1909—1997)

  先后提出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三部曲”和“中国古代国家发展模式的三类型”等理论。他提出世界的中国考古学,是中国考古学走向成熟的代表性论点。

  代表作《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被称为“中国考古学的世纪之作”。书中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满天星斗说”引领一代学人学术研究的方向。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