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非遗视角
2023年03月09日 09:5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3月9日总第2606期 作者:黄尚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资源。当前,非遗保护传承面临困境,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方能结出硕果。

  非遗保护传承,文化润边之举。左江流域位于桂西南,是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造就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这些文化经过挖掘、申报,有的已经成为各级别的非遗项目,但有的尚未被充分挖掘。边疆民族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决定了非遗保护传承责任重大,使命艰巨:事关我国边疆民族文化安全、边疆民族地区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因此,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做好边疆民族地区非遗保护传承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这是做好此项工作的思想基础。

  非遗保护传承,共商共治之事。非遗保护传承需要各方面共商共治,建设非遗工作智库是共商共治、非遗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智库具有聚合、纽带、参谋的功能,就非遗工作智库而言,应由专家学者、政府工作人员、非遗传承人、媒体人组成。四者犹如非遗保护传承平面上的四个点,各有所长,把他们组织起来就是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也是智慧、政策、传媒、数字赋能非遗保护传承的举措,有利于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非遗活化利用,共享文化魅力。非遗在新时代要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是非遗守正创新并获得旺盛生命力的路径。比如,左江流域壮族天琴艺术由民间法器发展到民族乐器,再到民族标识物。其原先只在区域乡土社会传承,现今在都市社会传播,并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链。又如,壮锦技艺本来已经脱离了日常生活,面临传承困境,近年来传承人通过技艺创新升级,使其具有新的审美特征和时代风格,从而成为旅游纪念品、文创产品。再如,左江山歌传承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社交软件把乡土歌圩变成网络歌圩,让歌圩风俗与山歌艺术通过云端传承与传播。这些都是活化利用非遗的做法,其成果是使非遗成为人们共享的文化产品。当前,左江流域部分非遗项目坚持与时俱进,传承之路有新意、有新人,逐步化解了保护传承难题,但是部分非遗项目还没有很好地融入新时代语境,仍然面临保护传承困境。

  非遗进校园,共育传承新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读本”。这为校内非遗教育传承指明了方向。在强化非遗社区传承、民间传承的同时,应强化学校教育传承的力度。当前,左江流域非遗项目中,学校教育传承较好的是天琴艺术,小学、中学、大学都有传承活动,而且各校的天琴表演队经常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并获奖。当地高校已经形成较完整的天琴艺术人才培养体系,有师资、表演队、乐器、场地、课程、教材、实践基地等。此外,左江花山拳、壮锦技艺、左江山歌、打榔舞等也有学校教育传承,但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说,体系还不完善,要素还不齐全,效果还不明显。

  学校教育传承在人才培养、条件保障等方面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有利于非遗保护传承的常态化、长效化,同时也有利于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当然,部分非遗项目与校园生活差异较大,受众具有特定性和局限性,学生也难以掌握和传承。对于这样的非遗项目,主要还是靠社区、民间传承。因此,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非遗服务地方,共推高质量发展。非遗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就不要让自己成为“包袱”,而是要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当中,成为“助推器”。左江流域非遗在以下几个方面应当主动作为。乡村振兴方面,对于可以进行生产性保护的非遗项目,要使之成为实实在在的乡村特色产业。同时,注重发挥非遗在乡村治理、乡风建设、铸魂育人等方面的软性约束和隐性教育作用。旅游振兴方面,非遗是发展左江流域民族文化旅游、边关特色旅游、乡村田园旅游的重要资源和鲜明特色所在。充分利用非遗资源打造具有左江流域特色的旅游业态,也是魅力边关建设的内在要求。城镇建设方面,特色小镇、名镇建设要凸显特色美才能形成品牌效应。左江流域的特色美在于山水静美、边关神美、文化奇美。非遗要为左江流域特色小镇、名镇建设贡献独特的文化元素、符号、内蕴,使其既有亮丽的自然景观,又有深厚的人文景观。

  非遗保护传承是地方文化和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延续地方文脉的重要举措。延续文脉,乡土才有灵魂,乡情才有归途,乡愁才能驻留。因此,非遗保护传承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我们要重视此项工作,使非遗走进当代生活,造福人民。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越边境乡村‘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机制研究”(18XMZ053)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