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校实践
2023年03月09日 09: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3月9日总第2606期 作者:唐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生命线。这就要求高校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引领,打造平台,构建机制,促进各民族师生员工交往交流交融。

  加强引领,凝聚共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党加强组织引领和思想引领。组织引领要强化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领导作用。高校党委要“有想法”,根据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优势、办学特色等进行总体把握,做出整体系统设计。二级学院党委要“有办法”,根据学校的总体部署,结合学院的特点开展具有本学院特色的活动。各党支部则要“有做法”,教师党支部要致力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宣讲和课程建设;学生党支部则要通过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深刻内涵。

  思想引领要注重发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辅导员队伍的作用,形成“三位一体”育人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守正创新,担当使命,主动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专业课教师要讲好课程思政,教书与育人并举,注重价值引领,将思政元素融于专业课教学,达到与思政课教师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协同育人的效果。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和知心朋友,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打造平台,形成常态。打造课程育人平台。课程教学始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脚点。要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就要不断打造“金课”,淘汰“水课”。文学、艺术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学科以及依托边疆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校本特色课程要通过建设“金课”,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程教学中,从而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和话语体系。

  打造网络育人平台。新时代,网络在育人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愈发重要。高校要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引导师生创作一批具有时代精神、民族风格、边疆特色的文学艺术作品,讲好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的故事,并通过网络传播,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

  打造实践育人平台。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方式,也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大学生在思想感情上由简单了解边疆上升到热爱边疆、建设边疆、守护边疆,从而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广西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边境线上的界碑文化,红七军、红八军革命文化等。这些本土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是新时代广西大学生打卡的重要基地。高校要善于通过党史学习教育、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开展社会实践。与此同时,要与驻地相关部门结成共建单位,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平台、有保障、有质量。

  构建机制,确保长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坐标,绝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高校长期坚持,不断实践。为此,高校可构建三大机制。一是领导机制。构建党委领导下各部门共同组成的领导机制,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全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工作能够按照规划开展,实现既定目标。二是参与机制。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车头带”,又要“一起迈”,方能“跑得快”。各民族师生员工要共同参与,一起向未来。他们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整个工作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三是保障机制。有实施条件、过程监督与结果评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常态化开展。实施条件是基础,有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保障才能避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过程监督是重点,有监督才有进取的动力,才能保证工作不走样,不懈怠;结果评价是关键,通过评价才能在基层院系党组织中树立标杆,引领风向,最终形成整个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好风气。

  高校立足实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工作有抓手,有特色,有价值,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必然要求。

  (本文系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云端沉浸+线下体验——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路径创新探索”(2022LSZ09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越边境乡村‘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机制研究”(18XMZ05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