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治共享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2023年03月09日 09:5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3月9日总第2606期 作者:黄小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团结和谐、国家的安全稳定,还关系到“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推进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实现共利共赢。边疆作为祖国的屏障,大多山高水深,自然条件较为艰苦,因此,发展边疆乡村集体经济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集体经济的发展克服了村民势单力薄的不足,乡村通过成立合作社、建设加工车间等方式,根据个体的能力、特长安排工种,群众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内驱动力得到有效激发,干劲十足。乡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各族群众的自尊心自豪感。

  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使村里有了集体收益二次分配的机会和能力,村委把部分合作社收益作为集体公益金,用于帮扶村里因病、因残、因劳动力缺乏等而贫困的家庭,奖励考上大学的学生,体现了兼顾效率与公平,缩小了贫富差距,使边疆乡村各族群众结成了共建共享、共利共赢、命运与共的经济共同体。经济发展为边疆乡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同喜同乐。在战争时期,各族人民浴血奋战,共同守卫边疆;和平时期,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同心协力共同建设边疆。边疆乡村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边疆女性代表的班夫人拥军爱民、爱国护边的故事广为流传。班夫人带领当地群众支援马援率领的大军,反映了中原与边疆各族一家亲的民族团结思想。班夫人拿出积攒的“姑娘粮”资助马援将军以及帮助士兵看病的义举,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仁义、忠孝”的认同,边疆群众以多种方式传承班夫人拥军爱民、守边固边的文化,表达了对国家的认同。边民设计富有爱国文化内涵的乡村标识,在屋顶插上五星红旗,在房屋墙面画上象征英雄的木棉花等爱国主义文化符号,把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增强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创建党建引领多元治理模式,实现共商共治。党的领导是边疆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广西边疆乡村在治理过程中探索出“一组两会”的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治理模式,即村党支部下设党小组,党小组下设户主会和村民理事会。村民理事会由群众推出德高望重、办事公道的人员组成。党小组在“一组两会”中发挥引领作用,负责传达上级部门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村委的决定,收集群众意见及诉求,确定屯里需要解决的事情,根据党小组提议,召开户主会进行商议。理事会负责落实户主会的决议。边疆乡村“一组两会”治理模式解决了自然屯“无人管事”的问题,在推动乡村集体经济发展、三清三拆、疫情防控、福利分配、村民矛盾纠纷调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乡村治理过程中,边疆乡村也鼓励女性参与治理和建设,由女性组成的“两队”即帮教队和巾帼服务队,在扶困助贫、传承民族文化、调解乡村矛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边疆乡村实现了家家户户参与乡村建设,人人参与乡村治理,促进社会和谐,提升群众参与感。

  改善社会治安环境,实现共创共建。社会稳定是影响地区发展和人员流动的重要因素。边疆地区往往多民族杂居,中外往来人员复杂,民族、宗教等多种不稳定因素相互交织影响。只有创建平安、和谐、稳定、文明的边疆社会环境,提高边疆各族群众的社会安全感,才能让边民安心留在家乡创业,外地客商放心来到边疆发展,相互包容接纳、放心往来,从而促进民族内部、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让各民族群众在“互嵌式”融居中更深层次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实现互让共享。生态环境是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最大的竞争优势和宝贵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各民族共同的生存家园。建设生态文明,改善人居环境,创建美好家园是边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提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途径。边疆乡村在创建美好家园实践中,人人参与,就地取材,充分发挥各民族的聪明才智,把爱国主义文化融入乡村景观。为了拓宽乡村道路和公共空间,人们相互礼让,在互让包容中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礼让包容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各民族团结和谐提供了持久的精神动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越边境乡村‘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机制研究”(18XMZ05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