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型儿童友好社区的营建
2023年03月09日 09: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3月9日总第2606期 作者:汪萍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尤其是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战略的推进下,一种具有“空间交融、要素互通、服务均等、价值共享”特质的基层社会空间——“城乡融合型社区”正逐步形成。这一现象在经济发展水平高、城乡一体化进程快、城乡差异小的地区表现显著。相较于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城乡融合型社区因其“亦城亦乡”的独特空间形态,而成为城市与乡村互融的“缓冲带”,还因其特有的资源禀赋成为一种有别于城市和农村社会的日常生活空间。从社区要素与功能的角度看,城乡融合型社区坐拥乡村景观和自然地理资源,又同时和城市共享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社区产业多元化,城乡产业并存;社区文化既受现代都市文化辐射又有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社区居民异质化程度比城市社区低,而同质化程度也低于传统的农村社会。这些确保了社区具有一定的开放度,为我们创建城乡融合型儿童友好社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支撑。

  城乡融合型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现实困境。城乡融合型社区在自然、人文、经济、社会等各类资源禀赋上有着特色优势,但是创建城乡融合型儿童友好社区并非没有困难与阻力。首先,由于城乡融合型社区形态的独特性,城市和农村的儿童友好社区创建经验和标准并不能简单照搬和参照。其次,我国城乡融合型社区建设实际上会受到两股力量的交互影响,一个是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推动的城市社区建设力量,一个是自下而上由居民自发产生的农村社区自治力量,他们在城乡融合型社区空间中交汇,要达成交融并形成一股合力推动城乡融合型儿童友好社区可持续发展,则仍需要破除一些制度、理念、技术障碍,实现路径创新。最后,虽然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儿童友好社区创建行动通用的方式方法,但当我们置身于城乡融合型社区的特殊生活场景,面对城乡儿童的复杂需求差异时,我们还是要不断创新儿童友好社区创建方式方法,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和“与时俱进”。

  城乡融合型儿童友好社区营建。基于以上问题,课题组尝试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较快的江苏南部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创建实践,首个选点在苏州市相城区的盛南社区。该社区位于苏南腹地,通过行政规划和整体动迁安置成型为当前下辖1个拆迁小区(原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和4个商业小区(城市商品房住户)的城乡社会空间。可以看到在这个经由空间重组所形成的特殊空间中,“乡—城”空间争夺、利益冲突与文化碰撞等现象在其新的社会秩序生成过程中不可避免。但在苏南地区城乡一体化政策落地实施下,盛南社区经过十余年顺利发展已渐入“城乡融合”发展阶段。在“城乡融合型儿童友好社区”课题组入驻之前,盛南社区结合本土资源特色已自主开展了“红色育人”(如“周六妹”好人工作室志愿服务与党建教育活动)、“职业先知”(如“小小消防员”儿童职业体验)、“苏蕴琴生”(古戏台运营及少儿琵琶、地方戏等的教学)等社区儿童活动。课题组入驻之后,在专家指导下,社区又积极拓展了“乡土寻记”(如“秧田童趣”“收割金秋”农耕文化实践),“我的童空间”(如由儿童自主参与完成的游戏、园艺、知识技能培训空间设计、活动内容遴选与议事规则拟定)等创建行动。课题组紧扣“城乡社会融合”与“社区共同体”建设愿景,帮助盛南社区聚焦本外地居民的深度融合以及社区的智慧服务升级、学习能力培育、自治生态生成等未来性需求,不断整合社区资源、挖掘社区潜力开展“儿童友好社区营建”工作。整体上,盛南社区的“城乡融合型儿童友好社区营建”路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是将“自上而下”依行政主导力量推行的社区建设过程与“自下而上”基于“人、文、地、产、景”综合发展的社区营造路径并轨,运用政府治理、市场调节、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等多重手段,从社区心理、网络、组织,制度、技术、空间多个维度开展“儿童友好”社区营建实践。

  二是在“城乡深度融合”导向下,科学测评社区儿童发展需求并准确评估儿童成长环境;保留乡村文化特质,融入现代城市文化创新元素,激活乡土社会再生资源,引入专业化、精细化与个性化服务项目;坚持儿童参与的原则开展“儿童友好”空间改造、活动提质、专项运营与建制立册等社会行动。

  三是在由社会空间“共享”转向“共生”的新价值观引领下,以创新性、本土化城乡儿童成长观护行动助力城乡融合型社区培育,为实现构建城乡融合社区“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

  “儿童友好社区”之于儿童发展、社会进步的意义无需赘述,这里要着重强调的是“儿童友好社区”对于我国基层社会重构(建设社区共同体)、城乡融合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我们要尽早以“城乡深度融合”为导向来找寻非城市空间中“儿童友好社区”的创建路径;尽快缩小非城市空间“儿童友好社区”与城市空间“儿童友好社区”的建速差距,同时保持不同社会空间中“儿童友好社区”特质的丰富与多样性;尽力解决我国儿童友好发展水平城乡不均衡问题。

  (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苏南征地拆迁安置社区形态演变与社区再生路径研究”(19SHB01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苏南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