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置与悟道
2021年05月12日 09: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5月12日第2163期 作者:郭星华

  屈指算来,从事社会学研究已经三十三年了,成果虽不多,但心得和体会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的,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二,求教于方家。社会学研究有四大任务,分别是:描述、分析、解释与预测。其中最难的是解释。对观察到的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事件作出既不同于前人又能与前人进行理论对话,而且合乎逻辑的理论性解释,并非易事。

  《庄子·天下》有云:慧施多方,其书五车。意思是惠施这个人的学问广博,他写过的文章够装满五辆马车,这就是成语学富五车的来历,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见多识广。可是,庄子所处的还是竹简时代。一册竹简多则几千字,少则几百字,无法与纸质书籍动辄几十万字相提并论。如此说来,学富五车在今天,实在算不了什么。按古代的标准,现代大学生个个都是学富五车。饶是如此,博士们、教授们做起研究、写起论文来,还是左支右绌、捉襟见肘,书到用时方恨少。盖因如今的信息时代,各种研究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各种现象都有人研究,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无人研究过的。各种研究成果、各种理论观点五花八门、汗牛充栋,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面对文山书海,尤其是烟波浩渺的电子信息,我们该怎么办?各人自然有各人应对信息爆炸时代的生存之道。依拙见,悬置与悟道之路也许值得人们一试。

  悬置的概念,来源于现象学对事物“本质直观”描述的追求。所谓直观性,即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内在知觉的自明性基础之上,只要事物是在此时此地的当下中显示给我,那么对这事物的感知或想象便是直观。怎样才能获得这种“纯粹直观”呢?现象学大师胡塞尔给出的方法就是“悬置”(Suspension of judgement),即要从意识中排除一种“自然态度”或者自然主义的态度,把超越于意识的外在事物乃至整个世界以及我们关于外在世界存在的信念都“悬置”起来。简单地说,要想探究事物的本质,先将有关的前见抛在一边,把自然态度中的外在世界变成了意识的纯粹材料,变成了现象学的“现象”,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这样,用海德格尔的话说,才能“获得意想不到的重新表述”。这种“重新表述”不正是我们孜孜以求、众里寻她千百遍的“创新”吗?

  悟道,来源于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龙场悟道”。王阳明在被谪贬为贵州龙场驿丞时,远离朝廷,身处蛮荒之地,没有了繁忙政务的缠身和同僚间的争斗。空闲下来,他日思夜想。某日半夜里,他灵感所至,突然有了顿悟,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无独有偶,东方有王阳明的龙场悟道,西方有“康德小道”。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小镇格尼斯堡是他生于斯、长于斯、老死于斯的地方,一生的活动半径不超过100公里。他每天下午都要在一条街道上散步,这条街道后来被称为“康德小道”。王阳明和康德都远离喧嚣的都市和复杂的人际应酬,也没有埋首于卷帙浩繁的书堆中,依靠“悟道”,前者创立流芳百世的心学,后者完成了皇皇巨著《纯粹理性批判》。

  当然,悬置与悟道只可偶尔为之,只是产生学术灵感的一种方法与途径,并非做学问的常态。做学问、搞研究最终还得靠博览群书和认真调研。何况,悬置与悟道本身也是以博览群书为基础的。最起码在做文献综述时,你就少不了阅读大量文献。至于是先悬置、悟道再看文献,还是先阅读文献再悬置、悟道,那就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了。总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这一古训在今天看来仍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宗悦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