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否存在系统进化共性?长期以来,这一直在吸引(跨学科)研究者的注意力。揭示事物演化过程、寻找内在统一性规律是进化动力学(Evolutionary Dynamics)的研究目标。尽管存在人的主观能动性、社会独特性等,但强调社会独特性、人文性、艺术性的同时,并不能否定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统一性。自然生态系统演化以物种进化为主体,有不少物种变异速率的测量指标。人类社会系统的进化研究则多为理论与案例研究。因此,跨系统的进化比较则较少看到。2020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Ben Lambert等在《自然·人类行为》(Nature Human Behaviour)发表《现代文化的演进步伐》(The Pace of Modern Culture)一文。比较两大系统的进化特征(速率),无疑是开创性、奠基性研究。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选择红虎蛾(Panaxia Dominula)、斑点蛾(Biston Betularia)、达尔文雀(Darwin’s Finches)、蜗牛(Cepaea Nemoralis)等四类种群用于比较。在人类社会系统中,选择流行音乐、文学作品(小说)、临床医学文献、汽车模型数据等四类人类文化造物(以下简称“人造物”)。作者认为,人造物同样具有种群属性与进化特征。霍尔丹速率(Haldane Rate)是生物进化的常用测量指标,该团队将其用于人造物的进化速率测算。通过比较发现,两大系统进化速率不但量级相同,而且变化趋势也相同,均随时间跨度拉长而逐渐放缓。可以说,二者的进化速率具有相似性、可比性。人们过去普遍认为生物进化慢、人类文化产品进化快。因为后者(在表面上)每年都在变,例如服装、汽车等人造物每年都会有新的风格或款式。但实际上,该研究表明,人造物的进化竟然慢于自然界物种。而且随着时间跨度拉大,二者速率的差距更大。毫无疑问,这打破了人类文化产品进化速率更快、生物界进化相对缓慢的固有感受甚至是自豪感(General Belief)。此研究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人类文化产品即人造物(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看似复杂多变、花样繁多,其本质上可能是一种螺旋式循环或“内卷”。流行文化(服饰、饰品等)为什么每隔几年就会循环或重复一次?对此类社会现象,该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深刻的解读视角。辩证地说,“变”是为了保持“不变”,为了“不变”必须得“变”。在人类社会之中,变化的是表象,区隔以及由此给特定人群带来主客观收益,则可能是永恒不变的机制。人类社会总是需要、寻找或创造某些产品、符号或机制,将少数人(精英)与多数人(大众)区分开来。少数人总是需要不断变换其品位与格调。因为他们一直且必然会被模仿,进而失去“区隔”的价值与意义。唯有不断“折腾”、不断变化,才能保持卓越高端、令人向往、惹人模仿的人生“格调”,才能防止被过快模仿成为“街头爆款”。如此看来,人们的思想、行为、模式的内卷并非特殊情况,更有可能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与底层逻辑。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社会学系)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