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社会学研究的主体意识
2020年05月27日 09: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27日第1934期 作者:王冠

  中国社会学经过40多年的恢复和发展,投身于对中国社会结构、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的描述、解释和预测之中,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也为中国社会改革和健康发展作出了学术贡献。不过,在全球社会学正在发生转型的背景下,在中国社会正在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转变之中,中国社会学研究亟须进一步增强主体意识,以实现社会学的学科承诺与学科目标。

  主体分析重回主导地位

  当前,全球社会学正在经历从结构分析向主体分析的转型,但此种转型并不是新的转型。社会学长期发展的历史中,一直存在着结构分析与主体分析的“钟摆”状况。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结构分析占据主导,对社会结构、社会运行、社会功能、社会转型、社会机制等内容的探究是社会学研究的重点。在这一视角中,主体被认为是被动的,也是被忽视乃至忽略的。在另一个时间范围内,主体分析占据主流,承认主体价值、研究主体行为、探究主体动机、深描主体体验等内容是社会学研究的重点。在这一视角中,结构不再被当作先定的或者先验的,而是处于从属地位,被认为是主体作用的结果,在研究之中是可以被忽视或者控制的变量。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后,占据主导地位的分析视角又会变为边缘,而处于边缘位置的分析视角又重回主导地位。此种“钟摆”状况在20世纪表现得尤为明显:20世纪初至40年代是结构分析占据主导,40年代至60年代是主体分析占据主导;而60年代到80年代结构分析又占据主导,80年代以来主体分析又重回主导地位。

  主体分析重回社会学的主导地位,并不只是学术思想变化使然,而是有着特定的社会背景,尤其与主体在社会转型中的重要价值有着密切关系。其实,任何一个社会学的分支学科都能够感受到此种主体的重要价值并需要作出回应。比如,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具有明显的主体性,他们的选择、判断乃至体验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与质量,教育社会学必须对此做出回应;作为家庭成员的儿童具有明显的主体性,他们的喜怒哀乐、行为选择等直接影响着家庭的和谐状况与稳定,家庭社会学必须对此做出回应;劳动者在劳动之中与管理者之间的交互,尤其是劳动者的维权意识的增强与形式多样的维权行动,直接影响劳动价值的创造与分配,劳动社会学必须对此做出回应。可以说,主体不再是“结构主义”之下的被动状况,而是真正地发挥自主性的“主体”,是需要运用主体分析而非结构分析才能够认识清楚、理解通透、解释合理的“主体”。

  主体性体现在行动中

  增强社会学研究的主体意识,核心在于强调被研究者的主体性。也就是说,被研究者不是一个被动的人,而是一个有着自身独特情感、价值判断、自主能力、社会经验与社会记忆的社会成员。图海纳曾把主体与情境结合起来以界定主体,认为“主体是为了改变一个情境所作出的努力,这个情境是在行为自由的条件下所经历的”。按照图海纳的定义,主体是在特定情境下能动的、自由的,并且是对情境有着独特经历的。在这个意义上,如果忽视了被研究者的主体性,而把所有被研究者作为一个同质总体来看待,忽视被研究者之间在情境的理解、认知、判断与应对方面的差异,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研究的片面性、主观性以及研究结果的不准确性。

  被研究者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被研究者的行动之中,此种行动可以是沉默、话语表达、身体动作、交互行动等。在不同的情境之中,被研究者的行动可能表现出不一致性,甚至还可能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对于社会而言,被研究者的行动可能是建设性的,表现为被研究者积极控制自身,自主地开展日常生活;也可能是防御性的,表现为被研究者反抗、拒绝或者抛弃各种角色、法则等。当然,被研究者的主体性并不否认研究者的主体性,被研究者的行动对于研究者来说是有意义的,而此种行动的意义尚未获得被研究者的全面认识。但同时,被研究者又是部分地认识到他们的某些行动意义,能对自身的行动作出一定的解释,从而能参与到研究者对于行动意义的探寻之中。

  社会学自觉应重视反思

  在全球社会学研究呈现“核心—边缘”的层次分布情况下,对于处于边缘位置的中国社会学研究来讲,除了要在实践中强调被研究者的主体性之外,研究者还应该注重社会学自觉,这是针对中国社会实践的理解、分析和判断的学科主体自觉。在此方面,国内学者有着诸多的思考。费孝通讲“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提倡中国学者应该注重“文化自觉”,强调社会学应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其来龙去脉、特色与发展趋向,并在此基础上去建构社会秩序。郑杭生讲“理论自觉”,强调社会学应结合中国的现实与实践对理论进行建设性反思,做到理论方面的“自知之明”,而在社会学所面临的挑战、传统资源、西方学说和中国经验方面做出理论回应。洪大用讲“实践自觉”,认为社会学研究应对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时空背景、内容特色、研究方法和学术研究等做到实践自觉。刘少杰讲“社会学的新境界”,认为应该拓延社会学的边界,把社会学的研究延展至长达几千年建构的历史之中,比如深入理解先秦的儒学墨学、汉代的公羊学、宋明理学等对于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社会学自觉要求研究者必须具备反思能力并且注重反思,这种反思涉及问题框架、指导理论、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结果等多个方面。反思的目的在于使中国社会学的研究能够真正地建筑于中国实践基础之上,而不是对西方学说的人云亦云,更不是套用西方话语来描述与解释中国。当然,社会学自觉并不意味着社会学必然要抛弃既有的社会学知识基础,尤其是社会学研究方面的理论架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内容。事实上,在社会学自觉之中,后面的这些内容可以作为社会学对话的对象。研究者在对中国实践进行经验描述、概念提炼、命题总结乃至理论归纳的过程之中,应重视与这些已有的社会学知识基础进行对话,探讨适合中国的社会学知识,为全球社会学大厦作出独特贡献。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