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我们党在探索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关于历史的根本观点,即在把握历史规律中掌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主动,在立足历史条件中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在坚定历史自信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伟业,在强化历史担当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把握历史规律 掌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主动
增强历史主动要以把握历史规律为根本前提。历史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但作为历史活动主体的人在其中并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把握历史规律,进而抓住历史变革时机,更好地改造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从而掌握了历史主动。
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锻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政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政党的执政能力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紧密关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现代化事业的引领和推动力量,政党的价值理念、领导水平、治理能力、精神风貌、意志品质直接关系国家现代化的前途命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从党的执政历史和实践来看,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党始终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领导核心,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在这一过程中,党通过自我革命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深化认识执政思想、执政目标、执政道路、执政能力,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实现执政能力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同频共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和前途命运,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首要的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就需要党继续勇于并善于自我革命,持之以恒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确保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向度。中国式现代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的每一次探索和前进,都推动着现代化向前一步。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路径,社会主义建设映照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地探索社会主义本质、发展动力、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目标等,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问题,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推进了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发展凝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更加清晰、更加科学。
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选择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道路。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主题,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有其内在的普遍规律,如工业化是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是现代化的有效手段、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驱动力,等等。世界各民族、各国家要摆脱落后、向前发展,就必须遵循这些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各个国家历史传统、现实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现代化一般规律在各个国家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尽相同,必然会形成不同的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正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是中国通过一次次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逐渐形成的既符合现代化一般规律又具有独特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中国式现代化在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把握中国国情和中国实际的独特性,实现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创新发展中成功走出了一条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更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立足历史条件 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人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改造客观世界,而是会受到一定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的制约,“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由中国独特的具体实际决定的,彰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精神滋养。植根于中华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沃土,决定了中国必然要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中华文明是中国特色的灵魂,中国特色以中华文明为底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涵养与有力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脉,是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思想资源、深厚的精神滋养和宝贵的实践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性与稳定性,让中国式现代化获得源源不断的文化动能与独一无二的发展优势,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实践范式。
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中国独特的历史命运。在现代化的时间坐标上,中国是典型的后发现代化国家,在西方早发现代化国家侵略扩张和殖民压迫的强烈刺激下开始寻求现代化。近代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要拯救民族危亡,就必须实现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奋斗的梦想。中国共产党100多年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复兴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现代化与民族复兴进程同向同行,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两种不同叙事,推进现代化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手段,实现民族复兴是推进现代化的目标。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在出场之际,便肩负着独特的历史使命,即以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为实现现代化,拯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求索、进行各种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数代人不懈努力,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期盼,凝结着中国人民的奋斗和汗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正是这种独特的历史命运,让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底色,彰显出强大的道路自信与民族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中国独特的基本国情。国情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发展阶段客观存在的基本状况,决定和制约着国家的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不能搞简单的千篇一律、‘复制粘贴’。”从国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才能走得通、走得好。世界现代化发展史也已证明,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道路,每个国家都可以根据本国国情找到适合自身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必然要走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总依据,为中国式现代化确立了新方位、增添了新内涵、注入了新特质。“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独特的中国国情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其他国家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特殊性和世界现代化共同性的辩证统一。
坚定历史自信 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伟业
历史自信是历史主体对自身历史进程、历史成就和历史价值的高度认可。坚定历史自信,是承接过往、把握当下、开辟未来的有机统一,对于增强历史自觉、把握历史主动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伟业,就要坚定对党的领导的历史自信、对马克思主义“行”的历史自信、对“两个结合”的历史自信。
坚定对党的领导的历史自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的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必须从党的光辉历史、伟大成就中探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党的领导具有历史必然性,形成于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一百多年来,党领导中国人民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些都是中国人民共同的集体记忆,是中国人民对党的领导衷心拥护的信心保障。正是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创造光辉历程中领导优势不断彰显,党的领导的权威性才不断增强,党才能始终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应该有足够的底气、充分的理由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确保党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行”的历史自信。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将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之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也是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和改造中国的历史。”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中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真理性、道义性及科学性,中国共产党才有了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指导思想,才有了中国共产党“能”之“果”;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新局面,才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之“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党的鲜明品格和独特优势,是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行”的历史自信坚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信和行动自觉。新时代新征程,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指引的同向发力、合力共为下,中国式现代化定能行稳致远。
坚定对“两个结合”的历史自信。“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本质要求,是我们掌握历史主动的重要遵循。“两个结合”是党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深化对“三大规律”认识、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方法密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必须着眼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扎实推进“两个结合”,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最新成果,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
强化历史担当 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中国共产党具有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不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且坚持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以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为人类和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了人类文明形态发生历史性变革,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和未来方向,具有重大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改变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历史格局。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进程中,西方资产阶级开启了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通过对外征服掠夺世界上落后国家和民族,加速了资本积累,促进了本国现代化发展,塑造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历史格局。正是在这种历史境遇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不断进取,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民族团结,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繁荣富强,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垄断地位,改变了中华民族在近代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被边缘化、处于依附地位的处境,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世界现代化历史叙事中成功注入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标识。
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类文明形态发生历史性变革。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的动力和手段,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决定了必然会开出不同的文明之花,结出不同的文明之果。在人类文明形态历史演进过程中,西方现代化创造的文明形态固然是人类现代文明形态的开端,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人类文明形态的最高阶段。作为一种全新出场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现有世界秩序的人类文明发展的崭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些前无古人的创举,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并非西方现代化的“翻版”或“再版”,而是独立自主走出的新版本,因而必然会开创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它拥有强大的实践优越性和历史进步性,从根本上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开创的人类文明形态,打破了西方现代化构建的“文明中心论”和“文明优越论”,推动人类文明形态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和未来方向。与马克思所处的19世纪相比,21世纪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人类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多重挑战和危机也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给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带来许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一次来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重大时代命题,中国式现代化是深刻洞察人类前途命运和时代发展趋势的主动应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类整体进步,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机遇,为动荡的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的中国方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赋予中国式现代化崇高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相较于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损人利己的方式实现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承认各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的基础上强调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与传统文化关系的百年历史考察与经验研究”(18ZDA01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